7月11日,
一個令人痛心的消息傳來:
遼寧鞍山台安縣
六名初二男孩相約下河遊泳
再也沒能平安上來……
昨日上午,記者從台安縣委宣傳部了解到:7月11日上午,西佛鎮西佛中學7名男學生自發結伴到遼河台安達蓮泡段遊泳,6名學生先後溺水。
截至7月12日早7時10分,6名溺水學生遺體全部找到,均無生命體征。後續工作正在處理中。
當地居民告訴記者,事發昨日上午10時左右,孩子們出事的河麵約五六十米寬,枯水期時能看到河底有巨大的沙坑。7個孩子中除了一名名叫陳宇航(音)的男孩生還,其他均不幸遇難,其中包括一對張(音)姓雙胞胎。
據幾個孩子的同學說,幸存的男孩是後到河邊的,並沒有和其他孩子一起下水,看到朋友們情況不明,就回家報了信。
現場視頻顯示,在渾濁的遼河中,有四五名中年男子在齊腰深的河水裏搜救。最深處已經沒過搜救人員的脖頸處。一位男士對救上來的孩子進行心肺複蘇。一名婦女跪地失聲痛哭,另一名疑為遇難孩子的男性家屬跪地痛哭。
另一段視頻顯示,當地百姓在河兩岸拉起了一根長繩,十多人用長繩做保護,下河拉網式進行搜救。視頻話外音顯示,當時已經搜救上兩人,經搶救無效不幸身亡,還有三人仍在搜救中。
資料顯示,遼河從台安縣西佛鎮達連泡村入境鞍山,在台安境內河段長74公裏,平均河寬200米,流域麵積898平方公裏。
其實早在4月,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
下發2019年第1號預警,
提醒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
學校要吸取教訓,
時刻緊繃安全弦,
堅決防範溺水事故的發生,
確保學生安全!
盡管相關部門已經發布提醒,
但是悲劇還是頻頻發生。
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
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
盛夏將至,
溺水又進入了高發季節!
請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提醒和教育,
避免悲劇再度發生!
防溺水安全課,家長孩子一定要上!
不要到池塘、
河邊洗手、撿物品等。
不在噴泉、
河邊逗留聊天、泡腳等
不和同伴結伴去
河裏抓魚蝦、蝌蚪
不私自結伴去
人工湖、水區工程等
危險區域遊泳
如何避免悲劇發生?
遇到兒童溺水怎麼辦?
下麵這些“防溺水”知識
希望大家永遠用不到,
但這節必修課每個人都應該補上!
防溺水知識
希望你永遠用不到,但必須知道!
如何避免悲劇發生
遇到兒童溺水怎麼辦
“防溺水”知識希望大家永遠用不到
但這節必修課每個人都應該補上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遊泳,更不要到水情不明或比較危險且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遊泳。
2、選擇安全的遊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3、必須要多人同行並在老師、教練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遊泳,以便互相照顧。
4、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遊泳或不要到深水區遊泳。
5、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遊泳。
6、在遊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7、在遊泳前,要做好拉伸運動;在遊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1、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
2、放鬆全身,讓身體漂浮在水麵上,將頭部浮出水麵,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3、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若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緩解抽筋。
1、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
2、若沒有救護器材,可入水直接救護。最好從背部將落水者頭部托起,或從上麵拉起其胸部,使其麵部露出水麵,然後將其拖上岸。
3、水性不好的人千萬不可手拉手進行救助,可能引起更多人落水溺水。
為了提高溺水者的救治成功率,並減少救治成功後患者的後遺症發生率,中國發布了首個淹溺(又叫溺水)急救指導性文件——《淹溺急救專家共識》。
這個共識強調:立即有效的人工通氣(口對口吹氣),以此來迅速糾正缺氧是淹溺現場急救的關鍵。
因為溺水是由於通氣障礙導致的心跳停止。
如何進行人工通氣:先開放氣道,再進行人工呼吸
記住A(Airway)→B(Breathing)→C(Circulation)的順序:
“A”:打開氣道
使傷病員平躺在硬板或地麵上,清除口腔內分泌物及嘔吐物、假牙等。
用壓額提頜法打開氣道,如下圖:
這個意思就是,把氣管拉直。因為人在神誌不清的情況下,氣管會在喉結部位折曲,這樣吹氣是吹不進肺裏的(參考氣道閉合圖)。
而壓額提頜後,這根管子就打開了(參考氣道開放圖)
特別說明:一定將患者置於水平的仰臥位,如果放置的地麵是斜坡位,頭部高於足部,會降低腦血流灌注(加重腦部缺血缺氧),反之,頭部低於足部,則會導致加重腦水腫,加速死亡。
“B”:人工呼吸
捏緊鼻孔,用口唇包住患者口唇,平穩向內吹氣2次,每次時間不少於1秒。
每次吹氣時要看到患者胸部有膨起(鼓起),每次吹氣後,口唇離開,鬆開手指。
如果不鼓起怎麼辦?
說明你的嘴巴沒有包得緊,或者氣道沒打開,氣沒有進去;
“C”:胸肺按壓
一手掌根放在胸骨與乳頭連線中點,手臂伸直,雙手交叉,手指互扣,
用掌根按壓,按壓的幅度:
成人:5-6厘米,
兒童:3-4厘米
按壓和放鬆的時間大致相等,按壓頻率為100-120次/分。
急救的時候要盡量減少按壓的中斷,保持連續性。
注意:
單人搶救:每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後,再胸部按壓30次(2:30)。
雙人搶救:一個人負責心髒胸外按壓(就是上圖按壓方式),另一個人負責維持呼吸道的通暢,並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檢測頸動脈搏動。
兩者的操作頻率為2:15(也就是說人工呼吸2次,胸部按壓15次)。
注意:不能隻單純的實施胸外按壓,而不口對口吹氣,必須兩者配合才能到達複蘇目的。
最後還要強調:我們在進行現場施救的同時,其他人要立即拔打120電話,切記!
重要提醒
致命急救誤區
“倒掛控水法”
溺水兒童的黃金搶救時間隻有5分鍾,如果超過5分鍾,人的大腦就會因為長期缺氧而造成不可逆的損傷。而“倒掛控水法”,不僅會耽誤黃金搶救時間,更會導致胃內容物排出,反而增加了誤吸風險,有害無益。(三甲傳真綜合熾天使母嬰之家、河北共青團、遼沈晚報、沈陽晚報、沈陽網、fm93交通之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