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大家是不是在忙著寫年度總結,來年規劃?最後一個月裏,醫藥政策的發布似乎也有類似的“味道”。
國家藥監局踩著2018年的尾巴,宣布一致性評價大限延期;12月6日,一個讓眾多醫藥行業人士不寒而栗的日子,“4+7”帶量采購報價流出,最高降幅96%,A股醫藥股普遍下挫;國家醫保局、衛健委則是在控費上頻繁發力,一個啟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一個製定全國輔助用藥目錄;12部委發文鼓勵仿製藥,第一批目錄即將出爐;反對原料藥企壟斷市場,財政部明年起將對50多種抗癌藥原料零關稅;超級醫保局再下狠手,騙保醫院將被取消醫保定點;我國對疫苗管理單獨立法......
此前醫藥行業一直被說是暴利行業,在一輪又一輪的強控費、嚴監管的政策推動下,這一局麵或將大變。2019年已悄然而至,提早看清形勢,做好規劃,一整年或能少些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