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大多數人都認為它是一種健康飲品,應該作為兒童的飲食一部分。在過去,果汁還被兒科醫生推薦用來補充維生素C或者補充液體,有時還會建議便秘的兒童飲用。但是現在看來它可能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健康,而且也不應該加入嬰兒的飲食中——既往推薦認為,不應該給6個月以內的嬰兒喝果汁,而這次,美國兒科學會發布了最新推薦意見(以下簡稱《推薦》),建議1歲以內的嬰兒都不應該喝果汁。
重點先來看看《推薦》的主要結論和推薦意見:
結論圖↓
推薦意見圖↓
這樣的推薦可能讓很多人都覺得驚訝,果汁真的就沒有營養價值了嗎?專家又為何得出了以上結論呢?看看這篇《推薦》的具體解釋:
1、果汁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規定,如果標簽標注為果汁,必須是100%的純果汁,用濃縮果汁配製的果汁飲品,必須注明是濃縮果汁調配。如果果汁濃度低於100%,必須注明果汁的百分比,且產品名稱必須包含描述性術語,如“飲料”、“飲品”或“雞尾酒”。
一般來講,果汁飲品都是指果汁含量10-99%並加入了甜味劑、香料及維生素C和鈣等添加劑,而這些添加元素必須要標注在飲品的標簽上。
2、果汁的組成成分
水和碳水化合物
水是果汁的主要成分,其次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濃度為11g%(0.44kcal / mL)至> 16g%(0.64kcal / mL)不等,主要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和山梨糖醇。母乳和標準嬰兒配方奶的碳水化合物濃度為7g%。
礦物質和維生素
果汁含有少量的蛋白質和礦物質,也有一些果汁高含天然的鉀、維生素A和維生素C。有些果汁飲品會添加一些維生素C,有些會添加鈣來達到與牛奶大致相同的鈣含量,但卻缺乏牛奶富含的其他營養物質,如鎂和大量蛋白質。果汁中的維生素C和黃酮類化合物可能對孩子遠期健康有好處,例如降低癌症和心髒病風險;另外,維生素C能夠會增加鐵的吸收。
膽固醇、植物纖維和氟化物
果汁不含脂肪或膽固醇;如果果汁中沒有果肉,就不含植物纖維。果汁和果汁飲品的氟化物濃度有所不同,一項研究發現,果汁中的氟離子濃度範圍為0.02至2.8ppm,而果汁飲品的氟化物含量決定於衝兌濃縮果汁的水的氟化物含量。
有些商家專門為嬰兒生產果汁,這些果汁不含有亞硫酸鹽或添加糖,比常規果汁貴。除此以外,市場上還有很多種果汁飲品,父母們用這些果汁來給孩子治療便秘或者補充液體。高達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會購買運動飲料,約10%至15%喜歡喝功能飲料。兒科醫生在為患兒評估營養狀況時應該詢問相關飲品的攝入情況。
3、果汁和藥物之間的關係
許多水果(如葡萄、柚、藍莓、石榴、蘋果)的果汁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如柚皮苷、柚皮素、橙皮苷、橙皮素、根皮苷、延胡索素、槲皮素和山奈酚),可能會降低藥物代謝過程中多種酶和轉運蛋白的活性。
已有研究證明,葡萄柚汁可以降低細胞色素P450 3A4酶(CYP3A4)的活性,並產生藥物與營養的相互作用,如增加細胞色素P450 3A4酶底物藥物(如環孢菌素、他克莫司、阿托伐他汀、非洛地平、非索非那定、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等)的生物利用度。而最近的證據表明,葡萄柚汁還可以抑製有機酸轉運蛋白活性。
除了葡萄柚汁,橙子和蘋果中存在的類黃酮也可降低有機酸轉運蛋白OATP2B1的活性。雖然葡萄柚汁對細胞色素P450 3A4酶的影響最值得警惕,但蔓越莓、石榴和藍莓汁對CYP2C9酶(細胞色素P450酶的一種亞型)活性的抑製也不容忽視,布洛芬、氟比洛芬、華法林、苯妥英、氟伐他汀、阿米替林等藥物主要通過這種酶進行代謝。
這種果汁-藥物相互作用在臨床上很難預測,其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有很多影響因素,包括:
(1)這些酶或轉運蛋白的組成型表達;
(2)這些酶或轉運蛋白的遺傳多態性;
(3)不同果汁含有的黃酮類成分和效力的不同;
(4)攝入的果汁量及消化時間(例如,成年人一天要攝入1-2 L的蔓越莓汁才與華法林發生顯著的相互作用)。
但是在評估果汁-藥物相互作用時,不應立即將這種相互作用列為藥物的使用禁忌證。醫師和藥劑師可以對這種情況進行協商,比如藥物減量等,做出最有益於治療的決定。
4、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果汁中的4種主要糖類是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糖醇。果糖的吸收在葡萄糖存在下更有效,當果糖和葡萄糖以等摩爾濃度存在時,果糖將以最大程度被吸收。臨床研究表明,這種異常吸收在果糖濃度超過葡萄糖的果汁(蘋果汁、梨汁)中更明顯,果糖和葡萄糖濃度相同的果汁(如白葡萄汁)就還好。
梨、蘋果、櫻桃、杏、李子、一些無糖食品(如糖果、口香糖、飲料、冰淇淋)和一些液體藥物中都含有少量山梨醇,但山梨醇是通過緩慢的被動擴散吸收的,這樣會導致許多攝取的山梨醇未被吸收。
未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由結腸中的細菌發酵,產生氫、二氧化碳、甲烷、短鏈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這些氣體和脂肪酸一部分會通過結腸上皮再吸收,從腸道中清除。但如果未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過多,會對胃腸道產生滲透負荷,引起腹瀉。
幼兒腹瀉是一種良性病症,通常隻需不要再喝果汁就能改善。但如果果汁喝的過量,且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就會導致慢性腹瀉、胃脹氣、腹脹和腹痛。大量攝取果汁導致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主要是因為有一些所謂的保健人士推薦父母把果汁作為治療便秘的措施是一些保健提供者推薦用於治療便秘。不過也有一些兒科學會的指南就真的利用果汁(如梨和蘋果汁等)中所含的山梨醇和其他碳水化合物來幫助嬰兒增加排便頻率和排便含水量。
5、美國飲食指南中果汁的策略
水果和蔬菜能夠提供必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還有可能防止癌症,所以是美國的指南是推薦食用的,但要防止攝入過多的熱量。
果汁缺乏全果的纖維,所以沒有水果更有營養。兒科醫生可以向患者及其父母提供這方麵的指導,也可以倡導改變公共政策,特別是在學校裏,比如增加水果和蔬菜,而不是果汁的攝入量。
5、果汁的微生物安全問題
未經高溫滅菌的果汁飲品可能含有對兒童有害的病原體,如大腸杆菌沙門氏菌屬和隱孢子蟲屬。這些生物與溶血性尿毒症綜合症等嚴重疾病有關。市售的未經高溫滅菌的果汁,必須在標簽上警告該產品可能含有有害細菌。經過巴氏滅菌的果汁不含微生物,對嬰兒、兒童和青少年是安全的。
6、嬰兒(<1歲)和幼兒(1-6歲)怎麼喝果汁?
AAP建議,在孩子6個月之前,母乳應該作為嬰兒唯一的營養物質來源。對於不能母乳喂養或選擇不母乳喂養的母親,可以使用嬰兒配方奶粉作為營養來源,不需要額外的營養。
所以,對於小於1歲的嬰兒,不喝果汁是最佳選擇。對於6月齡以下的嬰兒,沒有臨床指征表明需要攝入果汁。6個月以上的嬰兒,如果有治療需要,要用杯子謹慎喂養。在飲食中加入果汁來取代母乳或嬰幼兒配方奶粉可能導致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如鐵,鈣和鋅)的攝入量減少,有些兒童的營養不良和身材矮小與正是與過量攝入果汁有關。
齲齒也與喝果汁有關,牙齒齒長期暴露在果汁糖分中是齲齒的主要因素。AAP和美國兒科牙科學會的建議指出,應該用杯子而不是瓶子來給幼兒提供果汁——因為讓孩子隨身攜帶一瓶果汁的做法導致牙齒過度暴露於碳水化合物,促進了齲齒的發展。
可以鼓勵嬰兒吃水果,搗成糊狀吃。1歲以後,果汁可以作為餐點或小吃的一部分,但不能放在瓶子中讓孩子一整天啜飲。
對於嬰幼兒急性胃腸炎的管理,AAP建議,隻能補充口服電解質溶液,並在整個胃腸炎發作期間繼續保持正常飲食。果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11-16克%),與口服電解質溶液(2.5-3克%)相比,可能會加重腸道負擔,導致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引起滲透性腹瀉,加重腹瀉嚴重程度。另外,果汁的電解質濃度低——果汁中鈉濃度為1〜3mEq / L,急性腹瀉兒童糞便鈉濃度為20〜40mEq / L,口服電解質溶液鈉濃度為40〜45mEq/ L,如果用果汁來補充體液,可能會導致低鈉血症。
7、年齡較大的兒童和青少年(7-18歲)怎麼喝果汁?
對於年齡較大的兒童和青少年而言,果汁相關的營養問題相對少一些,因為這些飲料消費量也較少。不過,這些孩子的果汁攝入量也應限製在8盎司/天,是每日水果推薦量的一半,同樣也鼓勵孩子多吃水果而不是喝果汁。
過量的果汁攝入和由此導致的能量攝入量增加可能有助於肥胖的發生發展,不過目前的研究得出了一些不同的結論——例如有研究證明每天喝12盎司果汁和肥胖有相關性,也有研究證明攝入不同量的100%純果汁都和肥胖無關,所以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更好地確定這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