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術後胃癱發生的影響因素分析

作者:佚名 來源:醫脈通 日期:17-04-19

研究目的

該研究探討影響胃癌術後胃癱(PGS)發生的危險因素。

研究方法

選取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間行胃癌手術患者684例,其中男475例,女209例,平均年齡59.9歲。

賁門及胃底癌206例,胃竇癌478例。

近端根治性胃大部切除+D2淋巴結清掃術206例,遠端根治性胃大部切除術+D2淋巴結清掃術478例。

食管殘胃吻合術206例,畢Ⅰ式吻合術311例,畢Ⅱ式吻合術99例,畢Ⅱ+Roux-en-y式吻合術68例。

用於分析PGS的發生情況及其危險因素。

主要結果

684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發生PGS 48例,發生率為7.0%。

單因素分析顯示

,年齡、吸煙指數、飲酒指數、幽門螺杆菌(HP)感染情況、焦慮評分、圍手術期白蛋白水平、術前梗阻情況、切除位置、吻合方式、是否保留迷走神經幹、圍手術期血糖水平、腹腔感染情況和術後使用鎮痛泵情況與PGS的發生有關;

而性別、高血壓、糖尿病、圍手術期血紅蛋白水平、圍手術期電解質紊亂情況、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殘胃大小和淋巴結清掃數目與PGS的發生無關。

多因素分析顯示

,年齡、HP感染情況、焦慮評分、圍手術期白蛋白水平、術前梗阻情況、切除位置、吻合方式、是否保留迷走神經幹、圍手術期血糖水平和腹腔感染情況是PGS發生的危險因素,年齡<67歲、圍手術期白蛋白>35 g/L和保留迷走神經幹是PGS發生的保護性因素。

討論

PGS是腹部手術的早期並發症,在腹部手術後均有可能發生,其發生率與多種因素相關。

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者生理功能和主要器官儲備能力減弱,腸道收縮運動減弱,對大手術、創傷、感染的應激能力降低,免疫抑製和防禦能力減弱,手術耐受性和預後較差,加之老年體弱患者腹肌及盆腔肌張力不足及活動減少,術後更易便秘,造成胃腸功能紊亂。

綜合心理幹預可以調動患者自主能動性,減少焦慮發生及持續時間,促進內分泌調節功能恢複,減少

HP陽性患者大多存在慢性胃炎,影響胃腸消化吸收功能,不利於吻合口愈合。焦慮可以導致體內一係列激素水平改變,包括激肽酶、5-羥色胺4和糖皮質激素等的改變,從而減弱胃平滑肌蠕動功能,導致食糜及胃腸液瀦留,促進PGS的發生。

低蛋白血症營養不良,術後容易導致吻合口水腫,產生局部運動功能障礙,延遲胃腸功能恢複,增加PGS的發生率,而將患者血清白蛋白維持在正常水平可以降低PGS的發生率。術前梗阻常常導致嘔吐或進食困難,從而引起患者營養不良,不利於患者吻合口愈合;另一方麵,梗阻影響了胃腸道的自主蠕動節律,導致胃腸蠕動節律紊亂,從而增加PGS的發生率。遠端胃切除由於切除了運動最活躍的幽門及胃竇部,使胃的自主節律運動紊亂。

畢Ⅱ式吻合不符合胃腸生理構造

胃切除術後,胃的完整性受到破壞,內環境改變,胃壁的順應性及胃動力下降,,使胃腸蠕動協調性差;同時,膽汁及胰液通過胃腸吻合口,加重吻合口的充血、水腫,從而加重了胃排空障礙。,胃腸蠕動節律更加協調,同時減少了膽汁及胰液的反流,減輕水腫,更有利於胃腸蠕動排空功能的恢複。

切除迷走神經導致胃去神經支配,信號傳導功能下降甚至缺失,嚴重影響胃腸動力及排空功能,增加

應激狀態下,胰島素受體敏感性下降,胰高血糖素升高,術後靜脈營養成分補充不恰當,使胰島素相對不足,患者術後可引起血糖上升,血糖升高對胃動力有明顯的抑製作用,高血糖狀態導致自主神經變性,傳導功能下降,胃張力減低,運動功能減低,因此,圍手術期應當合理控製血糖水平。

術後腹腔感染加重吻合口水腫、充血及迷走神經損傷,不利於吻合口愈合及胃腸動力恢複,增加

本研究中,單因素分析顯示,吸煙、飲酒及術後是否使用鎮痛泵與PGS的發生有關,但多因素分析這些因素與PGS的發生無關。

綜上所述,對具備手術指征的患者,術前應詳細評估患者的症狀、體征,及時糾正和消除導致PGS的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胃癌患者PGS的發生。

來源:劉德連,張學偉,呂方啟.胃癌術後胃癱發生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腫瘤雜誌,2017,39( 2 ): 150-153. DOI:10.3760/cma.j.issn.0253-3766.2017.02.016

關鍵字:胃癌術後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