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歲男童雙下肢進行性癱瘓 1 例

作者: 馬秀偉 等 來源:兒童內分泌 日期:17-04-05
1 病史

        患兒,男,6 歲。因雙下肢無力 3 個月入住八一兒童醫院。

        患兒入院前 3 個月開始出現雙下肢無力,走路不穩,容易摔跤,未予重視。

        入院前 2 個月逐漸不能獨自行走,於當地醫院就診,查脊髓及頭顱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肌電圖、生化全項、重金屬檢測、血尿便常規等均未見異常。視覺誘發電位示雙側 P 100 潛伏期延長。聽覺誘發電位顯示左側閾值 60 dB,右側閾值 50 dB。給予營養神經及針灸等治療,效果不佳,症狀加重。病程中無發熱、抽搐、意識障礙、頭痛、嗆咳、尿便障礙等,雙上肢活動正常。

        既往在 3 歲感冒後出現類似雙下肢無力情況,未明確原因,持續 2 個月後逐漸恢複正常。平時手容易脫皮,口唇及口角經常出現皮疹,局部用藥後效果不佳。

        出生史無異常,精神運動發育正常。家族史無特殊,有一妹妹 10 個月,身體健康。

2 體格檢查

        生命體征穩定,發育正常,口角暗紅色皮疹、糜爛,雙手指及手掌多處脫皮(圖 1)。心、肺、腹未見異常。神誌清,精神可,顱神經檢查未見異常,雙上肢肌力肌張力正常,雙下肢肌力 3 級,肌張力高,下肢腱反射亢進,雙側踝陣攣陽性,雙側巴氏征陽性,腦膜刺激征陰性。

        圖1患兒體格檢查 A. 口角皮疹;B. 手掌脫皮

3 輔助檢查

        入院當日行腦脊液檢查常規、生化均正常,血乳酸 2.0 mmol/L,電解質、肝腎功能、肌酶、血氨均正常。

        頭顱磁共振成像(MRI)檢查顯示:雙側枕葉、基底節區多發點片狀稍長 T1、長 T2 異常信號,液體衰減反轉恢複序列 FLAIR 高信號,彌散加權成像 DWI 高信號(圖 2)

        圖 2患兒頭顱 MRI 檢查 A. 雙側枕葉 FLAI 像高信號;B. 原病灶消失

4 初步診斷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多發性硬化,遺傳代謝病?

5 診療經過

        入院當日下午患兒出現發熱、咳嗽,晚間出現聲音嘶啞、嗆咳、呼吸費力、痰多、精神差、咽反射減弱。入院後給予積極抗感染及靜脈用丙種球蛋白滴注(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衝擊治療(總量 2 g/kg),左卡尼汀、B 族維生素等改善代謝。經藥物治療患兒症狀無明顯緩解,出現呼吸衰竭,二氧化碳分壓(pCO2)76 mmHg,遂給予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並繼續抗感染、改善代謝等治療。

        因患兒不除外遺傳代謝病,入院後即進行血串聯質譜分析 MS/MS 及尿氣相色譜 - 質譜 GC/MS 檢查。尿 GC/MS 檢測示尿乳酸、3 - 羥基異戊酸、3 - 甲基巴豆酰甘氨酸、甲基枸櫞酸 及 3 - 羥基丙酸排泄量增高。血 MS/MS 檢測示丙酰基肉堿、3 - 羥基異戊酰肉堿(C5 - OH)濃度明顯升高。血漿生物素酶(biotinidase,BTD)活性為 0.076 pmol /(min•mm3) [正常值 6.3 ~ 9.3 pmol /(min•mm3)],確診 BTD 缺乏症。給予生物素 40 mg/d 口服,患兒症狀緩解,3 天後撤機成功。繼續口服生物素治療,並進行康複訓練,2 周後患兒可自行行走,肌力恢複,病理征轉為陰性,皮疹消失。3 周後複查頭顱 MRI 原病灶消失(圖 2),脊髓 MRI 未見異常,視覺誘發電位及聽覺誘發電位均恢複正常。

        經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後,分別取患兒及其父母靜脈血 2 mL,提取 DNA,利用 Primer Premier 5.0 設計引物,PCR 產物進行測序分析,所得序列與 UCSC 數據庫(http://genome.ucsc.edu/)中 BTD 基因序列進行對比。患兒 BTD 基因檢測示第 2 號外顯子上 T172T/C 雜合突變和第 4 號外顯子上 T1413C 純和突變,家係分析顯示 T172T/C 雜合突變源於父親,父母分別為 4 號外顯子 1413T>C 雜合子(圖 3),考慮 T1413C 為致病性突變。出院後繼續給予生物素口服 20 mg/d。目前隨訪 2 年,患兒無不適,體格及精神運動發育均正常。

        圖 3基因測序圖

5 最終診斷

        BTD 缺乏症。

7 討論

        生物素又稱維生素B8、維生素 H,是一種水溶性的含硫維生素,大部分從食物中攝取,少數在機體腸道中由細菌合成。生物素廣泛存在於天然食物中,動物肝髒、蛋黃、鮮奶、大豆、酵母中含量高。食物中的生物素為蛋白結合狀態,需在腸道經 BTD 作用生成遊離的生物素才能發揮作用。正常機體中全羧化酶合成酶(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e,HLCS)在 ATP 參與下催化生物素與羧化酶脫輔基蛋白結合,產生有活性的多種羧化酶,BTD 還可將生物素從生物胞素和降解的羧化酶上裂解下來,使生物素再被利用。因此 BTD 缺乏可引起外源及內源性生物素均缺乏,4 種相關羧化酶活性下降,乳酸、丙酮酸、3 - 羥基丙酸、丙酰甘氨酸、甲基枸櫞酸、3 - 羥基異戊酸、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巴豆酰甘氨酸等異常蓄積,能量合成障礙、肉堿消耗增加,引起一係列代謝紊亂與神經、皮膚損害。既往統計全球的 BTD 缺乏症發病率約 1 / 60000。近年來許多國家已經對新生兒進行常規篩查,發現實際上的數字可能更高。匈牙利在 1989 - 2008 年期間對 100 多萬名新生兒進行篩查,發現 57 例 BTD 缺乏症患兒,發病率為 1 / 18700,我國尚缺乏相關流行病學資料。

        HLCS 缺乏和 BTD 缺乏分別由 HLCS 基因和 BTD 基因突變所致,前者稱為早發型(嬰兒型)多種羧化酶缺乏症(multiple carboxylase deficiency,MCD),後者稱為晚發型 MCD。HLCS 缺乏症多為新生兒至嬰兒期起病,臨床表現為喂養困難、嘔吐、肌張力低下、驚厥、意識障礙、發育落後、皮疹、脫發等,急性期可合並代謝性酸中毒、高氨血症、低血糖等代謝紊亂,病死率高,相對容易識別。BTD 缺乏症臨床表現複雜,個體差異很大,可為神經係統、皮膚、呼吸係統、消化係統和免疫係統等多個係統非特異性損害。與 HLCS 缺乏症比較,BTD 缺乏症常起病較晚,幼兒至成年各年齡段發病。本例患兒首次出現症狀為 3 歲,且當時並未引起重視,可見早期識別此病相對困難。

        BTD 缺乏症的皮膚損害以脂溢性濕疹、過敏性皮炎、脫發、脫皮、結膜炎為多見,通常較輕微,但仍為 BTD 缺乏症重要表現之一。國內報道的 18 例 BTD 缺乏症中,16 例有皮膚損害,皮膚濕疹樣皮疹和 / 或皮膚幹燥、粗糙。本例患兒存在不明原因的口角炎、手脫皮等情況,給臨床診斷此病提供了一定線索。BTD 缺乏症神經係統損害更為明顯且複雜多樣,常表現為驚厥、肌張力障礙、痙攣性癱瘓、共濟失調、發育遲緩、神經性耳聾、視神經萎縮等,可因發熱、疲勞、飲食不當等誘發急性發作。本例患兒入院後出現發熱、咳嗽,病情進行性加重,考慮與感染誘發病情加重有關。

        部分 BTD 缺乏症患兒可有酸中毒和高乳酸血症,但代謝紊亂一般相對較輕。頭顱和脊髓 MRI 可顯示 T1WI 低信號、T2WI 和 FLAIR 高信號,類似炎症或脫髓鞘腦脊髓病樣的改變,易誤診為病毒性腦炎、多發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急性脊髓炎等,部分以白質損害為主的還可誤診為腦性癱瘓、腦白質營養不良等。以脊髓病樣表現的 BTD 缺乏症目前仍多為個案報道,以下肢癱或四肢癱為表現,伴或不伴皮疹及其他神經係統表現,脊髓 MRI 多出現異常信號,亦可顯示正常,按脊髓炎給予 IVIG 及甲基潑尼鬆龍衝擊治療無效,但生物素治療效果顯著。國外曾報道 1 例 7 歲的 BTD 缺乏症患兒出現四肢癱瘓,後又出現延髓麻痹表現,脊髓和腦幹 MRI 均顯示異常信號。本例患兒以下肢癱瘓起病,伴有視聽障礙,頭顱 MRI 異常,且既往有類似發作,易誤診為脊髓道炎及多發性硬化。但患兒起病相對緩慢,持續時間長且病程中不伴隨發熱,腦脊液檢查正常,給予免疫治療無效,均不支持,而需要考慮是否存在遺傳代謝性疾病,結合患兒特殊的皮疹,高度懷疑 BTD 缺乏症。本例患兒的特殊性更在於不單純呈現脊髓病樣表現,同時合並腦病樣症狀,出現精神差、視覺聽覺障礙,且頭顱 MRI 顯示枕區和基底節區均有異常信號。BTD 缺乏症的病理檢查可有腦部半球深部灰質、腦幹、脊髓的水腫和壞死,白質呈脫髓鞘,MRI 類似炎症改變,但經過積極治療可恢複,可予以鑒別診斷。本例患兒早期曾於外院進行頭顱脊髓 MRI 檢查均未見異常,病情進展時頭顱 MRI 呈現異常信號,因病情進展迅速出現延髓麻痹,當時未能進行脊髓 MRI 檢查,後期複查均正常,考慮可能當時存在水腫性病變,經過生物素治療後恢複。

        BTD 缺乏導致糖、氨基酸、有機酸、脂肪酸等多種物質代謝障礙,線粒體能量合成障礙,肉堿消耗增加,典型患者尿 GC/MS 分析尿乳酸、丙酮酸、甲基枸櫞酸、3 - 羥基丙酸、3 - 羥基異戊酸、3 - 羥基巴豆酰甘氨酸可明顯升高。血 MS/MS 分析可顯示丙酰基肉堿、3 - 羥基異戊酰肉堿濃度明顯升高。目前血尿代謝病篩查已經在國內廣泛普及,簡便易行,可為此病診斷提供非常重要的線索,患者確診需依賴血 BTD 活性測定。本例患兒幹燥血濾紙片 BTD 活性測定 < 0.1 pmol /(min•mm 3),與文獻報道一致。BTD 缺乏症臨床上分為完全性缺乏和部分性缺乏,完全性缺乏是指血漿或血清 BTD 活性低於正常均值的 10 %,部分性缺乏是指酶活性介於正常均值的 10 % ~ 30 %。部分性缺乏者症狀可較輕,甚至終生不出現症狀。本例患兒臨床症狀重,BTD 活性低於正常值 10 %,屬於完全性缺乏。

        BTD 基因檢測亦可以確診此病並有助於進行遺傳谘詢和再生育指導。BTD 基因位於 3p25,全長約為 23 kb,由 4 個外顯子和 3 個內含子組成。目前報道的 BTD 基因突變超過 150 餘種,先證者多數為純合突變或複合雜合突變。在土耳其,常見的突變種類分別為位於第 2 外顯子的 c.235C>T 和位於第 4 外顯子的幾種突變,分別為 c.470G>A、c.557 G>A、c.1330G>C、c.1368A>C、c.1489C>T、c.1595C>T。有報道外顯子 2 和 4 突變種類最多,1368A>C 引起 Q456H 和雙突變 A171T:D444H 為常見突變;也有報道最常見突變為 c.1330G>C 引起的 D444H。此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父母親多數為攜帶者,但亦有新生突變的報道。本例患兒兩處突變分別為外顯子 2 的 T172T/C 雜合突變和外顯子 4 的 T1413C 純合突變,家係驗證證實 T172T/C 來源於父親,T1413C 純合突變分別來源於父親母親,父母均為雜合子。經文獻檢索,外顯子 4 的 T1413C 已經有報道,考慮為致病性突變,對進一步研究 BTD 缺乏症基因型和表型的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生物素治療 BTD 缺乏症效果顯著,起效迅速,推薦起始劑量 10 ~ 40 mg/d,根據不同個體臨床及實驗結果調整用藥量,即可終止疾病進展,修複已有的神經損害。患者需要終生補充生物素,左旋肉堿、B 族維生素、中鏈脂肪酸等營養支持有助於糾正代謝紊亂及康複。本例患兒因病情危重,故起始劑量給予 40 mg/d,病情穩定後改為 20 mg/d,經隨訪一切正常,治療效果好。國外報道患兒 2 個月內出現延髓麻痹和四肢痙攣性癱瘓,確診 BTD 缺乏症後給予生物素 20 mg/d,1 周後延髓麻痹恢複,1 個月後癱瘓症狀明顯改善,亦表明此類患兒如能及時確診並給予生物素治療,可迅速逆轉病情,改善預後。

        目前有多個國家已經開展新生兒幹血片 BTD 活性測定篩查 BTD 缺乏症,以便早期診斷並早期給予替代治療,改善預後。對於患病者家庭可進行遺傳谘詢,再生育指導,避免此類患兒出生。

關鍵字:癱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