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急疹(exanthema subitum,ES)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急性發熱發疹性疾病。很多家長都知道,小兒發熱很常見,很多疾病也都有發熱出現,那麼如何確定你的孩子就是得了幼兒急疹了呢?下麵小編為您介紹本病的特點及家長需要注意的事項。
幼兒急疹是由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其特點是在發熱3~5天後熱度突然下降,皮膚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病情減輕,如無並發症可很快痊愈。感染發病多在2歲以內,尤以1歲以內最多。
特點1、突然發生高熱,高熱與輕度的症狀及體征不相稱
本病的潛伏期1~2周,平均10天。多無前驅症狀而突然發生高熱,體溫39℃~40℃以上,高熱初期可伴驚厥。
患兒除了有食欲缺乏外,一般精神狀態無明顯改變,但亦有少數患兒有惡心、嘔吐、腹瀉、咳嗽、鼓膜炎症、口周腫脹及血尿、極少數出現嗜睡、驚厥等,咽部和扁桃體輕度充血和頭頸部、枕部淋巴結輕度腫大,表現為高熱與輕度的症狀及體征不相稱。
其他症狀還包括眼瞼水腫、前囟隆起、流涕、腹瀉、食欲減退等。部分患兒頸部淋巴結腫大。
特點2、熱退疹出
發熱3~5天後,熱度突然下降,在24小時內體溫降至正常,熱退同時或稍後出疹,皮疹為紅色斑丘疹,散在,直徑2~5毫米不等,壓之褪色,很少融合。
皮疹通常先發生於麵頸部及軀幹,以後漸漸蔓延到四肢近端。持續1~2天後皮疹消退,疹退後不留任何痕跡,沒有脫屑和色素沉著。部分患兒早期齶垂可出現紅斑。媽媽要注意,皮疹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消退。
特點3、多采取血常規檢查
在發病的第1~2天,白細胞計數可增高,但發疹後則明顯減少,而淋巴細胞計數增高,最高可達90%以上。媽媽要注意孩子在發燒24小時之後再查血,過早查血可能並不能真實反映情況。
一般病例無需特殊檢查,必要時可做X線胸片、心電圖等檢查。
病毒分離是HHV-6、7型感染的確診方法。但由於病毒分離培養費時,不適於早期診斷,一般隻用於實驗室研究。
特點4、加強護理,對症治療,一般無需用抗病毒藥
本病一般不重,應著重一般處理,加強護理,主要是對症處理。輕型患者可臥床休息,給予適量水分和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適當飲水。家長需注意居室內要安靜、舒適,空氣要新鮮、流通,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以免內熱難消。避免用堿性皂劑擦洗皮疹。不要讓患兒搔抓皮疹,以免抓破皮膚造成感染。
患兒高熱期間時可給予物理降溫或小量退熱劑,哭鬧煩躁試用鎮靜劑;驚厥則及時止驚。退熱劑及對症治療。但對免疫缺陷的嬰幼兒或者嚴重的病例,則需抗病毒治療,目前尚無十分肯定的抗病毒藥。
在使用退熱劑方麵,通常兒科醫生推薦的嬰幼兒退熱劑主要有兩種成分: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給孩子退熱時,最好兩種藥物交替使用。此外,要想達到理想效果,還要保證孩子攝入充分的液體,以達到散熱、退燒的效果。需家長特別注意的是,含有阿司匹林的藥物是不能給12歲以下的兒童服用的。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藥物,可選擇直腸內使用的栓劑。
特點5、可獲終身免疫
本病傳染性不強,預後良好,可獲終身免疫,且免疫力會得到進一步增強。嚴重的並發症很少發生,有報道患兒可出現HHV-6腦病、肝炎、嗜血細胞綜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