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加溫濕化經鼻導管高流量通氣(HHHFNC)應用於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撤機後的臨床療效。研究指出,與NCPAP相比,HHHFNC在預防機械通氣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拔管失敗上效果較好,縮短了用氧時間,明顯降低鼻部損傷、腹脹、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和氣漏的發生率。該文發表在2016年第02期《中國新生兒科雜誌》上。
選擇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生後7天內收入本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胎齡<34周、體重<1 000 g的早產兒,準備拔除氣管插管改為無創輔助呼吸時納入本研究。將納入對象隨機分為HHHFNC組和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NCPAP)組,觀察患兒臨床症狀改善情況、總輔助通氣時間、無創輔助通氣時間、總用氧時間、達到全腸道喂養時間、撤機失敗率及各種並發症發生率。
共納入129例早產兒,其中HHHFNC組66例,NCPAP組63例。與NCPAP組相比,HHHFNC組總用氧時間[20.0(15.0,32.5)天比23.5(16.0,34.0)天]和達到全腸道喂養時間[20.5(15.5,25.5)天比22.5(16.5,28.0)天]明顯縮短,7天內重新插管率(25.8%比47.6%)、鼻部損傷率(6.1%比47.6%)、氣漏(6.1%比23.8%)、腹脹(9.1%比25.4%)和壞死性小腸結腸炎(10.6%比28.6%)發生率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總輔助通氣時間、無創輔助通氣時間、3天內重新插管率及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早產兒視網膜病、顱內出血、腦白質軟化、動脈導管未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相關鏈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xsekzz.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