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產兒日 | 照顧早產兒寶寶的7個要點

作者:陳超 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新生兒科主任 來源:天使育苗 日期:15-11-18

        一、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

        早產兒自身產熱能力較差,體溫易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適中的環境溫度能使早產兒維持理想的體溫,早產兒室內溫度一般應保持在24——26℃,濕度保持在70%——80%。對於低體溫或體重低於2000克的早產兒,應該立即放入暖箱。

         二、保持舒適體位

        早產兒的頭應偏向一側,使口中的粘液外流,避免粘液或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窒息。胃食管返流的早產兒最好采取俯臥位,以促進胃排空,縮短乳汁在胃內停留的時間,減少腹脹。舒適的體位能促進早產兒自我安撫和自我行為控製,有利於早產兒神經行為的發展。用毛巾或床單製作早產兒的臥具,使早產兒腳能觸及衣物,手能觸及毛巾和床單,能感覺毛巾和床單的邊際,有安全感。

        三、精心喂養

        由於早產兒成熟度不同,其吸吮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喂養方法。應大力提倡喂母乳,對於吸吮力正常或稍差者,需注意喂養速度要慢,避免嗆奶或窒息。對於吸吮能力差、不會吸吮但已具備吞咽功能的早產兒,可用滴管將奶液滴入早產兒口中。而對於沒有吞咽能力的孩子,應留在醫院進行胃管喂養,即用乳膠胃管插入孩子口中,用注射器將奶直接注入胃內。

        四、減少噪音的刺激

        噪音對早產兒正在發育中的大腦有很多副作用,應盡力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如說話輕柔,尤其在靠近早產兒時要降低音量,最好不在早產兒暖箱或床旁說話;爸爸和媽媽走動要輕柔,盡量避免穿容易產生聲音的鞋;監護儀及電話聲音設定於最小音量,及時回應監護儀的報警;不要用力碰暖箱門,避免敲擊暖箱等。

        五、減少光線的刺激

        光線對早產兒腦部發育有很大影響,光線刺激可使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發生率增高,生長發育緩慢,持續性照明能導致早產兒生物鍾節律變化和睡眠剝奪。

        所以,要減少光線對早產兒的刺激,如拉上窗簾以避免太陽光照射,降低室內光線;暖箱上使用遮光罩,營造一個類似子宮內的幽暗環境;24小時內至少應保證3-5小時的昏暗照明,以保證良好的睡眠。

        六、預防感染

        因為早產兒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發生感染,所以在家庭護理中,積極預防感染非常重要。在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時,要換上幹淨清潔的衣服,洗淨雙手。當媽媽患感冒的時候,給寶貝喂奶時應戴上口罩,哺乳前也要記得用肥皂及熱水洗淨雙手,避免交叉感染。

        盡量避免外人走進寶貝的房間,更不要抱著寶貝給來道喜的親戚朋友看。患有感冒、腹瀉、氣管炎、皮膚病患者避免接近早產兒。早產兒的衣服、尿布、奶瓶應定期煮沸消毒;居室定期開窗換氣,保證空氣新鮮。

       七、良好的撫觸

        研究證明,很多早產寶貝長大後表現為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膽小害羞、脾氣急躁;這一類孩子的社交能力往往比較差,缺乏自信,容易受挫折。當然,爸爸和媽媽也不要過度擔心,隻要能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情感撫慰和心理引導,孩子的先天不足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彌補的。

        早產寶寶在母親體內沒有發育完全,便提前來到這個世界,爸爸和媽媽應給其更多的必要的身體刺激,促進身體機能的發育。而撫觸是寶貝非常需要的親密接觸,有助於調節其神經、內分泌及免疫係統,增加迷走神經的緊張性,促使胃泌素、胰島素分泌增加,同時減少孩子的焦慮情緒,增加睡眠時間和奶量。撫觸動作要輕柔,同時觀察孩子的反應。

關鍵字:早產兒,要點,小兒發育,寶寶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