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肌腱炎症可預測骨關節炎

作者:張振江 譯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5-06-19

        【2015.6.19日訊】一項新近的研究發現,對早期不易確診的患者行簡便超聲檢查後確診為腱鞘炎的,可能會進展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這一點對於血清陰性的患者來講,非常有幫助。

        “患者在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中效果甚微,而患者長期就醫又會造成關節更多的損傷。”來自英國伯明翰大學風濕研究學組的Andrew Filer博士說道。

        “早期治療是較為容易的,但在前三個月的機會窗口期,需要醫生準確把握。因為你無法預測,哪些患者的症狀能夠得到緩解,哪些患者將進展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他在2015年歐洲風濕病年會中表示。

        “我們需要一個工具幫助我們預測哪些患者需要治療。”他解釋道。“超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亞臨床疾病的機會。”

        伯明翰早期關節炎(BEACON)隊列研究納入了107例至少單一關節出現滑膜炎臨床征象的患者,他們出現症狀的時間在3個月以內。

        Filer醫生報道,對所有患者16處不同肌腱做出臨床評估和超聲掃描,不僅包括手部和腕部,還包括肩膀和踝關節。利用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標準確定結果。

        在基線處,所有患者均具有一處或多處肌腱炎征象。隨著18個月的隨訪,43例患者進展為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20例為非風濕性關節炎持久性疾病,其餘44例得到治愈。

        “在16個肌腱影像中,有兩例具有特殊意義。”Filer醫生指出。“第一個就是手邊的腕肌腱,在負重時發揮著重要作用。早期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負重困難,正是由於該肌腱出現炎症所致。”

        “第二個是腕部屈肌肌腱,起著強化握持力的作用。”Filer醫生說,“在第18個月的時候,這兩個肌腱能夠強有力的預測類風濕性關節炎。”

        事實上,上述兩組肌腱炎症可作為預測進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信號,正如抗環瓜氨酸肽和類風濕因子抗體可作為良好的風險因素一樣。

        “如果患者出現抗環瓜氨酸肽和類風濕因子抗體這樣的陽性抗體,具有意義。如果顯示為陰性,就很難預測類風濕性關節炎。甚至在本項研究中,如果患者的上述肌腱檢測結果為陽性,他們有著5倍的風險進展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所以說,上述肌腱極具意義。”

        他還指出,數據還有力的表明,風濕病專家應在早期關節炎診所中將這些掃描信息整合到標準方案中。

        超聲和強化多普勒可安全的探查到早期炎症的病理情況,這樣有助於早期治療,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進展起到較好的預防作用。

        作者聲明無相關利益關係。

        本文來自2015年歐洲風濕病學會年會會刊,於2015年6月10日公布。

關鍵字:肌腱炎,腱鞘炎,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