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的進展和問題

作者:徐衛東 來源:骨科在線 日期:15-03-26

  

  近年來,在半月板生物力學方麵的研究表明,半月板具有穩定關節、傳遞載荷、吸收震蕩、本體感覺和關節軟骨營養等方麵的作用。切除半月板,將導致關節不穩和載荷傳遞紊亂,最終可能導致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生。如何盡可能保留損傷的半月板,防止並發症的發生,已經越來越引起臨床上的重視。

  隨著關節鏡技術的發展,關節鏡下縫合修複半月板已經逐漸成為主要的治療手段。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為“外-內”、“內-外

  和“全內”縫合法,以及近年來出現的第2代縫合產品如FasT-Fix、RapidLoc等縫合係統,在固定方式、操作流程、固定材料的生物力學性能等方麵有了很大改進。雖然半月板組織能夠保留是理想的,而且半月板的修複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但是半月板撕裂的修複性評價是最重要的,並非所有的半月板撕裂都可以或者應該被修複。半月板的撕裂特點和病人的綜合情況都必須加以考慮。對於修補,還是切除,以及修補的類型,都是根據關節鏡下所見決定的。

  1、急性的中短長度的ACL重建的半月板撕裂適用於全內縫合;

  2、後角遠端和體部的撕裂適用於“內-外”縫合;

  3、單處的半月板撕裂運用“內-外”縫合和“全內”都有較好的效果;

  4、快速縫合裝置,相當於外科的垂直褥式縫合,其方式等同於“內-外”縫合技術

  5、前角撕裂,最好使用“外-內”縫合技術,因為“全內”縫合無法達到此處。

  因此,關節外科醫生必須熟悉每種縫合技術,以便於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適合的術式。而目前,“內坍”的垂直褥式縫合仍然是金標準術式。

 

關鍵字:半月板撕裂,關節鏡,內-外,縫合技術,縫合法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