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申勇、張英澤、劉法敬在中華醫學會第十三屆骨科學術會議暨第六屆國際COA學術大會上發表論文,旨在觀察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療不同骨密度椎體壓縮骨折的臨床療效差異。
該研究回顧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11月在我院行PKP治療的76例單節段中老年椎體壓縮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32例,女44例,年齡50~81歲。應用雙能X線吸收法(DEXA)測定腰椎(L2-4)骨密度值,根據骨密度T值大小將其分為骨質疏鬆組(A組,33例)和骨量減少組(B組,26例)和骨質正常組(C組,17例),每組均采用標準的PKP手術治療,術後對患者進行VAS評分、Oswesty功能障礙指數(ODI)評定,觀察椎體高度恢複和並發症發生情況。
結果顯示,術後患者疼痛都得到迅速緩解,未發生神經、脊髓損傷及球囊破裂。3組術後3d及末次隨訪時VAS、ODI均較術前明顯降低(P<0.05),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各組術後椎體平均高度及局部Cobb角均有顯著恢複(P<0.05),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A組椎體高度恢複率為25.3%,明顯優於另兩組。A組1例患者發生骨水泥肺栓塞;C組骨水泥滲漏率最高,達17.6%。隨訪中A組有2例患者發生臨近椎體骨折。
研究認為,PKP對不同骨密度的椎體壓縮骨折均有良好的疼痛緩解作用,骨密度越低的椎體高度恢複越理想,同時骨水泥滲漏率也越低,但低骨密度患者更需注意臨近椎體骨折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