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生物重建——惡性骨腫瘤保肢重建新方法

作者:任偉鋒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1-06-14

  近日,受意大利羅馬埃琳娜女王醫院國家癌症研究所邀請,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骨科李靖副教授采用首創的複合生物重建技術,赴羅馬成功完成一例跟區惡性骨腫瘤切除足部再造術。

  跟區原發惡性骨腫瘤保肢術極具挑戰性。骨腫瘤專家曾將假體等用於保肢重建,但由於並發症多恢複差而被放棄,經小腿截肢術一度成為外科治療的終極方案。該患者病理診斷為跟區軟骨肉瘤,保肢願望非常強烈。埃琳娜女王醫院對此病例高度重視,多方組織,進行國際會診以確保最佳治療方案。最終該院采用李靖副教授提出的保肢生物重建方案,邀請其赴意進行手術指導。

  在埃琳娜女王醫院,李靖副教授與病理科、影像科、腫瘤內科、骨腫瘤科專家在分析患者最新影像資料後,製定出多關節外腫瘤整塊切除及帶血管遊離組合組織瓣複合異體骨再造中後足的手術方案。手術當日,李靖副教授與埃琳娜女王醫院骨腫瘤科主任Biagini教授首先實施腫瘤切除,隨後與顯微重建修複科主任Innocenti教授攜手完成複合重建。術中證實腫瘤切除外科邊緣安全,遊離組合組織瓣循環良好,再造中足後足外形滿意。術後,意大利羅馬埃琳娜女王醫院國家癌症研究所授聘李靖副教授為客座教授。

  惡性骨腫瘤保肢手術有兩個重要環節:一是對腫瘤進行廣泛整塊切除確保外科切除邊緣無殘餘灶;二是對切除後的骨與軟組織缺損進行重建以獲得最大功能。目前,大塊骨關節缺損重建主要方法有機械重建(人工關節或假體)和生物重建(異體骨關節、自體複合組織等)。然而,兩種不同重建方法各有缺點:假體重建往往需要多次翻修手術,單純生物重建遠期並發症高。隨著腫瘤綜合治療水平提高和患者生存期延長,重建後肢體功能及持久性越來越成為骨腫瘤外科治療熱點。

  在總結不同生物重建特點基礎上,李靖副教授在國內外率先提出複合生物重建技術(帶血管的自體組合組織瓣複合異體組織瓣)用於四肢不同部位惡性骨腫瘤切除後缺損重建及再造。該技術取不同生物重建方法的優點,靈活組合後進行缺損重建,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單一生物重建的並發症,使得保肢術後肢體功能及持久性得以明顯提高。該項創新技術為四肢不同部位惡性骨腫瘤保肢及保留關節的治療提供了全新途徑,使得絕大多數四肢惡性骨腫瘤的保肢及保留自身關節的外科治療獲得良好的功能。

關鍵字:骨腫瘤,保肢,重建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