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 喻文龍 駐地記者 孫國根)近日,66歲的張阿姨因咳嗽導致胸部很疼,於是來到“家門口”的上海市靜安區市北醫院檢查,一拍片子,把醫生嚇了一跳,原來三根肋骨已被“咳”斷。經精心治療,6月14日張阿姨已康複。
詢問中得知,張阿姨前些日子患重感冒,咳嗽得很厲害, 經過治療, 感冒基本好了, 但輕輕咳一下就感到胸疼,最後不咳也疼,所以才想到來醫院看病。
有20多年豐富臨床工作經驗的該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主任醫師杜洪泉給張阿姨作了骨密度等檢查,並對其既往檢驗結果進行詳細分析,發現主要是由服用治療乙型肝炎的阿德福韋酯引起的低磷骨軟化,進而引發的繼發性嚴重骨質疏鬆症。找到病因後,杜洪泉和他的醫療團隊為其製定了個體化精準 “私人定製”治療方案,停用阿德福韋酯,改為恩替卡韋,口服骨化三醇及鈣爾奇D。通過科學補鈣及補充維生素D治療,張阿姨的骨密度有了明顯增加,周身疼痛明顯緩解。
為此,記者采訪了杜洪泉,他形象地比喻說:“張阿姨的骨質疏鬆就好像空了心的蘿卜,皮和肉水分都減少了,即使輕輕觸動或不碰它都會裂開,也像樹上的朽木,幹枯老化、木內結構中空、輕微搖動,甚至沒有任何外來影響都會自行產生裂縫或突然墜落於地。簡單地說,由於骨量低下,骨組織微結構損壞,骨脆性增加,骨頭就會變得脆弱,很容易折斷,這是一種全身性骨疾病。”
圖為杜洪泉主任特地來到病榻前,給老人講解有關骨質疏鬆的注意事項。喻文龍 攝
杜洪泉介紹,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靜悄悄”的流行病,好發於絕經後婦女和老年男性,屬於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尤其在女性更年期後,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加速骨質疏鬆的發生,又因鈣流失導致骨骼變脆、易碎,從而增加骨折的風險。骨質疏鬆隱蔽性很強,在發生骨折前可以沒有疼痛或其他症狀,然而它已經悄聲無息地在人體內逐漸發展,直至發生了脊柱、髖部和腕部的骨折後才被察覺。骨質疏鬆不但會引起疼痛,而且容易發生骨折,如果是髖部骨折,患者可能無法行動,脊椎骨折的話,可能會全身癱瘓,非常危險,也是老年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被稱之為“寂靜的殺手”。
據記者了解,罹患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很容易產生誤區,最大誤區就是過於單一的隻注重一些補鈣的藥物。骨質疏鬆主要分為原發性骨質疏鬆和繼發性骨質疏鬆和特發性骨質疏鬆。繼發性骨質疏鬆是由某些疾病或藥物等因素引起的,補充鈣質可部分改善,關鍵是找到病因。同樣,原發性骨質疏鬆也不能僅依靠補鈣來治療。大多數老年人發生的骨質疏鬆屬於原發性骨質疏鬆,他們需要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進行治療,盲目補鈣無法起到預期效果。
目前,國際上,骨質疏鬆尚不能治愈,其治療目標是預防和減緩其症狀,或避免骨質進一步減少,預防骨折。
在診療過程中,杜洪泉發現張阿姨雖已患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但她依然認為“補鈣就能治好骨質疏鬆”。於是采取飲牛奶、喝骨頭湯等傳統方式來補鈣。結果不但補鈣量少,而且難以被身體吸收和利用。其實傳統的喝骨頭湯補鈣方式並不科學,骨頭湯裏的鈣含量微乎其微,更缺少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補鈣應該科學進補,根據身體情況由專業的醫生製定個體化精準化的“私人定製”治療方案,隻有加用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才能達到科學補鈣,防治骨質疏鬆,避免骨折的目的。
杜洪泉對記者說,許多人誤以為攝入的鈣越多,吸收得就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但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隻需要攝取8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並不能轉化為骨骼,如果血液中鈣含量過高,可能會導致高鈣血症等並發症,如腎結石、腎鈣質沉著症、軟組織鈣化等,這會嚴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老年人補鈣應該根據自身情況適量進行。
杜洪泉提醒市民,在平時生活中,患者要積極的進行戶外體育鍛煉,多曬太陽,平時減少煙酒攝入,避免攝入過多的咖啡等食物,在飲食上要及時調整,也要注重營養的多方麵補充。同時,一定要抽血化驗及進行相關輔助檢查,排除由於其他疾病或藥物導致的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的可能,方能對症下藥,否則療效甚微。對明確診斷的嚴重骨質疏鬆症老年人,抗骨質疏鬆藥物的治療可以明顯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質量,明顯降低老人骨折發生概率。在補鈣、補維生素D的同時,不能應用抑製骨吸收的雙膦酸鹽藥物,這樣會使患者骨質疏鬆症狀越來越嚴重。使用抗骨質疏鬆症藥物後應定期監測肝腎功能、血鈣、胃腸道反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