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hild Orthop:兒童前臂骨折非手術治療失敗的可改變和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作者:醫路坦克 來源:MedSci原創 日期:23-08-31

大多數兒童前臂骨折通過閉合複位(CR)和夾板成功治療,但已發表的兒童前臂骨折閉合複位的成功率差異很大。在專門研究初始CR後再移位的研究中,失敗率在7.3%到21.3%之間。先前與CR後骨折再移位相關的因素可分為患者和損傷相關特征(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體重指數(BMI)、初始移位量和同側尺骨骨折的存在,以及治療相關因素(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不良的石膏指數。

然而,在過去的十年中,這些風險因素並沒有在一個大型隊列中被重新評估,而且較新的文獻沒有包括回歸分析,這對從研究結果中得出相關結論至關重要。由於橈骨遠端仍然是兒童最常見的骨折部位,因此努力確定與初始封閉治療失敗風險增加相關的當代獨立因素非常重要。因此,即使是成功率的逐步提高也會產生廣泛的影響。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一個大型兒科隊列中,對與第三前臂遠端骨折CR後再移位相關的患者相關和治療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方法:我們對兒童前臂遠端骨折采用閉合複位鑄造治療的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患者被分為兩組,一組成功閉合複位,另一組失敗的初始非手術治療。統計學特征、鑄造類型、鑄造指數、x線骨折、軟組織特征和複位質量進行分析。

兒童三分之一遠端移位雙側骨折的矢狀位片。(A)為骨折部位軟組織寬度,(B)為骨折部位橈骨寬度。

結果:共有207例兒童前臂遠端骨折納入分析。共有190例(91.8%)患兒保持了下降,17例(8.2%)患兒首次非手術治療失敗。單變量分析顯示,與複位損失相關的可變危險因素包括使用長臂石膏(p = 0.003)、複位後移位增加(p = 0.02)和複位後角度畸形增加(p = 0.01)。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體重指數增加(p = 0.02),骨折移位增加(p = 0.002),骨折部位軟組織包膜寬度增加(p = 0.0001)。在多因素分析後,使用長臂石膏(13% vs 2%,優勢比= 6.44)和軟組織寬度(60.6 vs 50.4 mm,優勢比= 1.1)仍然是減少損失的重要危險因素。

結論:在兒童人群中,骨折部位較大的軟組織包膜和長臂石膏固定與前臂遠端骨折初始閉合複位失敗的風險增加獨立相關。

原始出處:

TalathiNS,ShiB,PolichtJ,Modifiable and non-modifiable risk factors for failure of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forearm fractures: Where can we do better?J Child Orthop2023 Aug;17(4)

封麵圖源:Pexels

關鍵字:兒童前臂骨折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