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骨密度檢查的秘密

作者:佚名 來源:風濕免疫科鄭醫生 日期:23-02-14

        骨密度檢查,是確定骨骼健康狀況的一種檢查方法,可以鑒別骨質疏鬆、監測骨質疏鬆的治療效果,從而預防骨折。隨著骨質疏鬆知識的普及,骨密度檢查也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但是,關於骨密度檢查的疑問越來越多,現總結如下:

        骨密度檢查的作用

        問:人老了有必要做骨密度檢查嗎?直接補鈣不行嗎?

        雖說老年人都可能有骨質疏鬆現象,但每個人患病程度並不一樣。即使天天補鈣,可到底有沒有補進去,做一個骨密度檢查,就會很清楚了,所以老年人都有必要做骨密度檢查。

        骨密度檢查主要有以下作用:

        ①骨質疏鬆的診斷。醫生可利用骨密度測量判斷患者是否患有骨質疏鬆。

        ②骨折風險評估。骨密度檢查能夠預測骨折風險,通過科學的方法,分析發生骨折的可能性有多大,做到心中有數。

        ③監測骨密度的變化。做了1次骨密度檢查以後,就擁有了1份骨骼檔案,通過結果對比,可以評估治療是否有效,很方便地了解骨骼變化。

        骨密度值的解讀

        問:一般檢查出來的骨密度值並沒有克/厘米3等數值,而是一個沒有單位的數值。這是什麼數值,怎麼得到的?如何讀懂骨密度檢測值呢?

        相信凡做過骨密度檢測的人應該對“T值”和“Z值”有所印象吧。

        一般情況下,骨密度檢測結果往往以“圖片加表格”的形式給予反饋:

        T值是一個相對的數值,臨床上通常用T值來判斷絕經後女性以及老年人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將檢測所得到的骨密度與30~35歲健康年輕人的骨密度作比較,以得出高於(+)或低於(-)年輕人的標準差數。

        T值劃分為3個區間,各自代表不同的意義:

        T值大於-1:表示骨密度值正常。

        T值-2.5~-1:表示骨量低、骨質流失,又稱為低骨密度。

        T值小於-2.5:表示骨質疏鬆。臨床調查發現,T值小於-2.5的人群中超過95%的人發生過骨折。

        T值小於-2.5,並伴有一處或多處骨質疏鬆性骨折,則為嚴重骨質疏鬆症。

        骨密度檢查的使用

        問:既然骨密度檢查可以作為衡量治療是否有效的標準,那麼,多長時間複查1次?

        臨床上,常有人拿著幾張不同人的骨密度檢查單,請醫生進行骨密度值的比較,也有的治療2~3個月後就要求複查骨密度,看是不是有療效,其實這些都是誤區。

        骨質疏鬆的診斷是基於患者與正常人的骨密度平均值的對比。

        因此,骨密度檢查隻能縱向比較,橫向比較並不可靠。

        對於使用激素的病人,要求每隔半年做1次骨密度檢查,以了解骨質流失的程度;如果要反映骨質疏鬆的治療效果,每隔1年檢查1次就可以了

        了解骨密度測試儀

        問:我母親經常在藥店免費測試骨密度,不知道這種結果是否準確?

        準確地說,人體多個部位都可以進行骨密度測量,如髖部、脊椎、腕部、足跟等。

        用雙能X線吸收法(DEXA)測定腰椎和髖部,是目前使用最廣泛和比較真實反映骨密度情況及是否需要補鈣的一種檢查手段。[1]

        骨質疏鬆在早期一般沒有症狀,故被稱為“靜悄悄的流行病”,所以建議絕經後的婦女以及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能做一次骨密度的篩查,早發現、早治療,能有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生活。

關鍵字:骨密度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