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自查:老年人常見“骨關節炎”,會出現什麼症狀呢?

作者:佚名 來源:網易新聞 日期:23-01-11

        骨關節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骨科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和骨質增生,經常會影響到膝關節、髖關節、脊柱各關節等關節的運動或負重比較大的關節。

        當骨性關節炎進展到後期,經常會出現各種程度的肢體畸形!至於“骨關節炎”這種老年人常見的骨科病症,關節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骨關節炎。

        這些症狀你有嗎?

        1、膝關節骨關節炎疼痛

        早期的軟骨退變並不會導致膝關節的疼痛,早期的膝關節骨關節炎一般會出現輕微的酸脹不適感,運動後會加重,出現疼痛。

        2、膝關節關節的變形和功能的改變

        關節運動協調性變差和活動受限,早期關節運動協調變差主要表現為“打軟腿”和“關節錯位”。早期關節活動功能受到限製,主要是因為膝關節周圍肌肉痙攣引起的,早上或久坐不動關節時關節僵硬,活動後恢複正常,需要考慮是否患有類風濕關節炎。

        想要關節健康應該怎麼做呢?

        1、補充關節營養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成骨骨骼也將逐漸老化,伴隨著各類骨關節問題,老話說“人老骨先老”,據數據統計,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半數患骨關節問題,平日若不注重改善調理,嚴重者壽命約縮短10~15年。而骨關節的很多問題都是由於自身缺乏關鍵營養物質所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當補充骨關節營養,如曲那丁肽,研究表明其是一種多效複合肽,其富含骨膠原蛋白,水解II型膠原蛋白,初乳堿性蛋白,乳礦物鹽,薑黃,植物甾醇,人參等多種珍稀中成藥材,通過抑製關節MMPs等降解酶的活性及刺激關節滑液產生,降低炎症因子活性,從而預防關節炎的形成,長期補充可恢複受損的負責合成膠原蛋白的成纖維細胞和骨細胞。刺激成骨細胞增長,增加骨密度並抑製骨量丟失,重塑骨組織,改善因骨關節問題帶來的種種不適。

        2、堅持勞逸結合

        運動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因為隻有會休息的人才會去工作,隻有會休息的人,才會去運動,去娛樂。65歲及以上的老人,每日的鍛煉步數不能超過8000步。還有書法,繪畫,音樂,吹拉彈唱等業餘活動,豐富了人們的生命,增強了他們的體力。

關鍵字:骨關節炎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