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性脛骨遠端骨折和踝關節骨折的發生率分別為3.4/100,000和1.6/100,000,患者中發生與損傷相關的感染和相關的慢性骨髓炎的可能性很高。脛骨塔骨折約占所有下肢骨折的1%,占所有脛骨骨折的10%,但可以被認為是骨科醫生麵臨的管理挑戰。這是因為接受治療的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會出現可怕的並發症,其中最具破壞性的是感染和骨不連並伴有骨實質丟失。
如果有明顯的汙染或細菌負荷,感染了更多的毒力或多種微生物,或合並患者的共病,兩階段重建可能是最佳治療選擇。第一種方法包括Masqulet技術、Papineau技術或抗生素浸漬骨水泥和臨時固定技術。當感染被清除並且部位健康時,重建包括多種選擇,例如利用外固定的自體骨移植,帶血管的腓骨移植,帶或不帶組織移植的大量鬆質骨移植,以及骨肌皮瓣。
最近,技術的進步導致了嚴重骨丟失和畸形的管理和治療的改進。最重要的是,3D打印允許根據每個患者的解剖結構定製植入物。這項技術使用了選擇性激光熔化金屬(SLM)的技術,允許一層又一層地創建特定的對象依賴材料。3D技術需要的是圖像的精確獲取和準確的分析:重要的是研究兩個腳踝,這樣健康的一個腳踝就可以作為另一個的模型,假設腳踝是對稱的。考慮到踝關節,整個距骨體積的最大差異是7%,而表麵積的最大差異是5%;如果隻考慮距骨滑車,差異更小。當考慮脛骨遠端時,這兩個參數的差異為3%。
當患者的解剖結構超出標準植入物的範圍時,或者當患者患有嚴重骨丟失或嚴重畸形時,需要定製植入物。本文介紹了作者使用定製3D打印患者專用間隔物治療感染後脛骨/踝關節遠端廣泛骨丟失的個人經驗中的一係列病例。
材料和方法:最重要的是,3D打印允許根據每個患者的解剖結構定製植入物,使用通過逐層沉積材料的個性化過程。
結果:本文介紹了作者親身經曆的不同病例。具體地說,4名患者患有脛骨和腳踝骨折,在接受了慢性骨髓炎根治性手術後,結合高性能抗生素治療,接受了腳踝重建/關節融合術,並使用定製的脛骨間隔物。
由於解剖學原因,無法使用標準植入物進行手術的外科醫生現在可以通過3D打印定製產品實現。此外,最新的隨訪顯示了令人滿意的結果,所有患者的疼痛明顯減輕,整體功能更好。盡管用於少數患者,但3D打印植入物已被證明可以避免足部和踝關節手術中自體移植和同種異體移植的並發症和局限性。出於這些原因,我們認為,在選定的嚴重脛骨pilon骨丟失患者中,使用定製小梁金屬間隔物進行重建/關節融合是一個很有前途的選擇。然而,需要進行長期研究來監測延遲並發症,如應力屏蔽和植入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