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維生素D缺乏,不少臨床醫生首先想到的就是它對骨骼的影響。但隨著近年來研究的不斷深入,維生素D在調節免疫、炎症反應及胰島β細胞分泌方麵的多種作用都被發掘出來。
前不久,發表在《柳葉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的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表明,改善維生素D水平可能會顯著減少或至少延緩進展為糖尿病的人數。
從50 nmol/L開始顯著
這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納入了愛爾蘭老齡化縱向研究(TILDA)中,居住在愛爾蘭≥50歲成年人的數據,分別包括2009年10月-2011年6月的5272名和2014年3月-2015年10月的3828名。基線<50歲或未完成健康評估的人被排除在外。並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檢查了基線維生素D濃度(nmol/L)與流行性糖尿病狀況和在4年隨訪中收集的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之間的關聯。根據年齡、性別、教育程度、體重指數、吸煙史、身體活動、他汀類藥物的使用以及維生素D濃度采樣的季節調整模型。
納入的5272名TILDA參與者中,有4612名(87.5%)血糖處於正常水平,242名(4.6%)處於糖尿病前期,418名(7.9%)患有糖尿病。與糖尿病前期(53.8 nmol/L)和糖尿病(49.8 nmol/L)(p<0.0001)參與者相比,血糖正常(58 nmol/L)的參與者的維生素D濃度最高。
而用於評估流行性和複發性糖尿病的維生素D水平的調整和未調整的Logistic回歸模型(n = 5272)顯示,維生素D濃度(nmol/L)與糖尿病可能性之間存在關聯,相對風險比率(RRR)為0.99(p = 0.005)。
與維生素D≥75 nmol/L相比,維生素水平處於30~<50 nmol/L(RRR 1.62;95% CI:1.17,2.24;p = 0.004) 和 <30 nmol/L (RRR 1.50;95% CI:1.03,2.18;p = 0.037)的參與者,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加。
研究者們還通過縱向分析發現,5272名TILDA參與者中有3409名參與者血糖水平正常,157名處於糖尿病前期,262名患有糖尿病;而另外的3828名TILDA參與者中,2992名參與者血糖正常,499名處於糖尿病前期,337名患有糖尿病。
評估4年後糖尿病狀況的Logistic回歸模型中顯示,當維生素D<30 nmol/L時,發展為糖尿病前期的可能性增加了62%(RRR:1.62,95% CI:1.12,2.35;p = 0.011)。同時,還觀察到參與者從糖尿病前期進展到糖尿病的發生率為32.5%。
研究結果表明:較高濃度的維生素D水平與糖尿病風險降低有關。與<50 nmol / L的參與者相比,濃度為≥75 nmol / L發生糖尿病前期的可能性降低了三分之一以上;而濃度為30-50 nmol/L時,發生糖尿病前期的可能性沒有顯著降低。但與具有足夠水平的濃度*相比,該濃度與發生糖尿病前期的可能性增加42%有關,這表明較高維生素D濃度帶來的獲益從50 nmol/L開始變得顯著,從骨骼健康的角度來看,這也是足夠的濃度。
注:根據美國醫學研究所(IOM)指南,維生素D濃度<30 nmol/L(缺乏)、30~<50 nmol/L(不足)和≥50 nmol/L(充足)。
因此我們可以合理地得出結論,改善維生素D水平可能會顯著減少或至少延遲進展為糖尿病的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