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Bone Miner Res:引入骨折聯絡服務後髖部骨折患者死亡率和繼發骨折風險的降低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2-10-29

        背景:骨折聯絡服務(FLS)被認為是二次骨折預防最有效的方法。在這項研究中,我們評估了FLS治療是否與隨後3年隨訪的骨折和死亡風險降低相關。

        方法:總共納入了8682名年齡在50-90歲之間的近期骨折患者。在FLS介紹之前,常規的骨折治療程序被遵循(前FLS)。在FLS介紹後,患者被邀請到FLS和FLS,評估骨質疏鬆症、流行性脊椎骨折、代謝性骨疾病、藥物使用和跌倒風險,並根據荷蘭指南開始預防骨折的治療。所有骨折均經影像學證實,並分為嚴重/髖部骨折(骨盆、肱骨或脛骨近端、脊椎、多根肋骨、股骨遠端)和非嚴重/非髖部骨折(所有其他骨折)。使用年齡和性別調整的Cox比例風險模型檢查死亡風險。對於隨後的骨折風險,Cox比例風險模型根據年齡、性別和競爭性死亡風險進行了調整(亞分布風險[SHR]方法)。

        結果:前FLS組包括2530名患者(72%為女性),其中1188名(46.9%)有嚴重/髖指數骨折,後FLS組包括6152名患者(69%為女性),其中2973名(48.3%)有大/髖指數骨折。在非嚴重/非髖部骨折的患者中,在FLS前和FLS後,隨後的非嚴重/非髖部骨折風險或死亡率沒有差異。在嚴重/髖部指數骨折的患者中,FLS術後死亡風險較低(危險比[HR]0.84;95%可信區間[CI],0.73–0.96)和隨後的嚴重/髖部骨折風險在FLS後的前360天比FLS前低(SHR 0.6795%可信區間為0.52–0.87)。

        結論:在嚴重/髖部指數骨折的患者中,FLS治療與前3年較低的死亡風險和第一年較低的嚴重/髖部骨折風險相關,但在非嚴重/非髖部骨折的患者中則無相關性。

關鍵字:骨折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