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考慮修改雙膦酸鹽產品標簽

作者:從珊等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0-09-26

  圖 文獻中報告過的接受雙膦酸鹽治療患者轉子下部位發生應力反應直至骨折的一係列X線片 

  雙膦酸鹽是廣泛使用的能有效降低骨質疏鬆患者常見骨折危險的一類藥物。然而上周美國骨礦物質研究學會(ASBMR)組織的專家特別工作組發布報告稱,長期使用此類藥物可能增加不常見但嚴重股骨幹骨折的發生危險。這份長達78頁的報告9月14日在線發表於ASBMR官方雜誌《骨礦物質研究雜誌》(J Bone Miner Res)。 

  ASBMR專家特別工作組對1990年1月-2010年4月已發表及未發表的相關文獻進行全麵回顧,對雙膦酸鹽與不典型股骨幹骨折的關係進行分析。 

  專家工作組共收集310例不典型股骨幹骨折患者資料。對這些病例分析後發現,94%(291例)患者曾應用過雙膦酸鹽超過5年,超過一半的不典型股骨幹骨折患者在骨折發生前數月或數周有腹股溝或大腿疼痛主訴,超過四分之一的患者一條腿發生不典型股骨幹骨折後,另一條腿也會發生。 

  這種骨折具有獨特的影像學特征(橫向或短斜方向,非粉碎性,皮質增厚,應力性骨折,延遲愈合)和臨床特征(雙側前驅性疼痛)。不過這種不典型股骨幹骨折在髖部和股骨骨折中所占比例不到1%,因此並不常見。 

  ■專家組推薦 

  基於研究結果,專家組推薦:雙膦酸鹽產品標簽應該進行修改,以警示醫務人員和患者,並注明相關的預警症狀,一旦發現病例應上報;應對發生不典型股骨幹骨折的患者進行國際注冊,以便對患者進行追蹤並進行今後研究;需要強調的是,患者不應對這種不常見的骨折過分擔心甚至停藥,他們應與醫務人員溝通,如果出現任何新發腹股溝或大腿疼痛,應向醫務人員報告。(從珊) 

  FDA態度 

  早在今年3月,FDA就發表聲明指出,FDA對現有病例報告和臨床試驗數據進行回顧後,未發現應用雙膦酸鹽與不典型股骨幹骨折發生危險增加相關,同時FDA也表示他們會與ASBMR組織的特別工作組密切聯係,關注工作組的最終分析結果。 

  針對專家組報告,FDA表示讚賞,認為該報告為長期應用雙膦酸鹽與不典型股骨幹骨折的潛在關係提供了重要信息。使用雙膦酸鹽治療骨質疏鬆的最佳期限目前尚不清楚,臨床試驗表明,雙膦酸鹽應用3~5年可有效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降低常見骨折發生危險。FDA正在考慮標簽修改問題,並隨時通報進一步結果。(從珊)

  ■專家觀點

  不必過度擔心 但應有所警惕

  雙膦酸鹽是一類重要的防治骨質疏鬆症的藥物。自上個世紀70年代應用於臨床以來,其卓越的抑製骨吸收、增加骨量和降低骨折的療效,使其成為目前全球應用最廣的骨質疏鬆防治藥物。 

  關於雙膦酸鹽療效和副作用的爭議在過去的三四十年間波瀾不斷。人體骨骼需要維持一定的骨轉換水平使骨骼新陳代謝。但是骨轉換水平過高則會發生骨質疏鬆症。雙膦酸鹽可以抑製過高的骨轉換進而達到防治骨質疏鬆的目的,理想的治療希望將骨轉換抑製在一個合理水平。由於雙膦酸鹽抑製骨吸收作用極強,在動物研究中發現,超大劑量時會產生過度抑製現象,產生所謂的“冰凍骨”。目前的雙膦酸鹽臨床研究的骨活檢結果並未發現此類現象的發生。但是,臨床上偶有發生非典型性骨折(股骨幹和粗隆下骨折)的報道。為此,ASBMR的一個特別工作組在係統綜述了雙膦酸鹽與非典型性骨折關係的基礎上,發布報告稱:長期使用此類藥物可能增加不常見但嚴重非典型性骨折的發生危險。報告同時指出,非典型性骨折的發生可能與使用雙膦酸鹽的時間過長(>5年),同時使用糖皮質激素、同患糖尿病等因素有關。盡管如此,報告也指出,相對於雙膦酸鹽降低髖部骨折和其他部位骨折的顯著療效來講,其非典型性骨折的發生率極低,是否超過人群(未使用過雙膦酸鹽)發生率尚不清楚。 

  為了進一步收集資料和進行深入研究,工作組對非典型性骨折的特征進行了標準化描述,建議在疾病分類係統中增加此分類,並期望今後進行全球範圍的登記。 

  我們注意到該報告所收集的300多病例中未見來自中國大陸的病例。由此提醒我國醫務人員,在今後的工作中應關注此問題,可參照標準進行病例收集和危險因素調查。非典型性骨折的發生通常具有前驅症狀,如髖部和大腿的疼痛。如果患者在使用雙膦酸鹽過程中出現這樣的症狀可以拍攝股骨X片。該工作組和美國FDA均希望廣大骨質疏鬆患者不用因此過度擔心而影響正常的治療。(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與骨礦鹽疾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 夏維波)

關鍵字:雙膦酸鹽,FDA,骨折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