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療股骨頭壞死不應繼續

作者:佚名 來源:放射沙龍 日期:22-10-06

        實施介入手段治療股骨頭壞死主要集中在放射界,骨科醫師較少實施,對治療的依據和療效也持懷疑。采用此法治療股骨頭壞死主要集中在中小醫院和職工醫院,大型教學醫院較少實施。至今雖有少量論文發表,但僅限於地方性雜誌,國內主流雜誌尚持審慎態度。從目前刊登的論文看,尚無一篇能從理論上站得住腳,也無一篇是按循證醫學方法研究的中長期療效總結,多數僅是推測而已。

        一、 介入治療股骨頭壞死在理論上站不住腳

        股骨頭壞死分為創傷和非創傷兩大類。前者原因較清楚,即股骨頸骨折或髖關節脫位等損傷了股骨頭負重區的主要營養血管――上幹骺動靜脈引起,而後者的病因仍在深入探索,推測係皮質類固醇、酒精直接作用或其在體內的代謝產物損傷骨髓內皮細胞,引起骨髓內血管栓塞導致骨細胞和骨髓內血管栓塞導致骨細胞和骨髓成分死亡。但到底是動脈栓塞在前,還是繼發於靜脈栓塞仍存爭論〔1〕。

        或許介入治療股骨頭壞死的倡導者是受心肌梗塞和腦血管栓塞溶栓治療的啟發而實施。采用藥物溶栓治療心腦血管栓塞確實有優良療效。但必須掌握治療時機。據報道,心肌梗死的治療應在發病後的12小時內,而2-3小時內治療療效最佳,隨時間推移,療效下降〔2〕。而腦血管血栓則治療的時間窗為靜脈溶栓3小時,動脈溶栓6小時〔3〕。超過上述時限則改用其它方法治療。就算肯定股骨頭壞死係骨內小動脈栓塞所致,但按目前的診斷水平,據最新資料,皮質激素性骨壞死用藥開始至磁共振(MRI)顯示陽性(Ⅰ期)的最短間隔為4周〔4〕。由於股骨頭壞死在早期多數無臨床症狀和體征,難以引起病人和醫師的警覺。等到出現髖部疼痛、跛行等症狀,或等到X線片及CT掃描顯示陽性改變,據我們對SARS骨壞死自然病程(natural history)研究,最短的時間間隔為6月〔4〕。目前正在探索采用靜脈灌注對照劑動力性MRI掃描可在用藥後72小時以內出現動脈灌注改變,但仍在動物實驗階段,應用於臨床診斷尚需進一步研究。

        對Ⅱ、Ⅲ期股骨頭壞死的血管造影顯示,壞死區完全不顯影,提示此區域內無血循環(圖1)。因此,介入方法注入各種經國家食品藥品委員會(CFDA)批準的所有溶栓藥物均不能進入無血管的壞死區,將早已機化的血栓溶開達到治療作用無疑是缺乏科學依據的,除非別有所圖的人宣稱采用所謂偏方、驗方、祖傳秘方去欺騙患者。

        二、 臨床實踐證明介入治療股骨頭壞死是無效的

        據中日友好醫院骨壞死與關節保留重建中心收治的中、晚期股骨頭壞死,約1/3~1/2的患者接受過介入治療,最多者為4次。這些患者的股骨頭最終都塌陷而嚴重影響關節功能,不得不進行人工關節置換。即使早期病例(Ⅰ期)施行介入治療也是無效的。在本中心治療的8例SARS後骨壞死,確診時間均在應用大劑量皮質激素後的3月內,均行介入治療,結果顯示這些患者早期無效(疼痛仍存或加重),中期均進展至Ⅱ或Ⅲ期,而改用保存關節(joint-preserving)的手術治療。

        如果對Ⅰ、Ⅱ期股骨頭尚未塌陷的患者進行介入治療,從良好願望推測其出發點是好的,但最終的結局仍是事與願違,有的作者對有些股骨頭壞死已達Ⅲ期(開始塌陷)或Ⅳ期(關節損壞),仍堅持用介入治療,這種方法是不妥當,無效的(圖2)。

        股骨頭壞死是一種漸進性疾患。當股骨頭一旦壞死,體內的修複機製使髓內血管逐漸進入壞死,力圖使壞死區修複。但體內自身修複的能力有限,在缺血的情況下,往往最終在壞死區邊緣形成硬化帶,此在CT掃描可清楚顯示。一旦硬化帶形成,表示自行修複停止,此時如無手術或其它侵入手段(如體外震波等)幹預,則壞死區不能修複,即使介入治療也是無效的。

        介入治療股骨頭壞死除無效外還有害。目前國內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經股動脈插管進入選股內動脈注入藥物,插管過程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也可在拔管後形成腹股溝部血腫,這些都會給患者帶來痛苦。動脈溶栓治療時發生周圍組織出血的並發症也不應忽視[3]。

        至於經濟損失更是慘不忍睹。每次介入治療的費用在1萬元左右。有的病人把所有積蓄花在了介入治療上,更有甚者變賣房產,債台高築,到真正要做保存關節手術或晚期人工關節置換時已是兩手空空,不得不忍痛放棄治療。此種慘景令人心疼而又憤怒、無奈。在此我慎重呼籲,有良心的醫務人員應以病人利益為重,該認真慎重的評價介入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意義和價值。

        三、 股骨頭壞死應早期診斷,科學治療

        由於股骨頭壞死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所以針對病因的治療仍帶有探索性和盲目性。但國內外專家的共識是股骨頭壞死如能獲得早期(Ⅰ、Ⅱ期)診斷,針對壞死麵積大小、部位及患者年齡、職業等製訂個體化的科學治療方案,保存自身關節10~15年的優良率仍在80%以上〔1,5,6〕。MRI檢查對股骨頭壞死的診斷的特異性和敏感度都在95%以上,為早期診斷提供了準確的無創非侵入的檢查手段和依據,但應與其它髖關節疾病作出鑒別診斷。因此,建議疑為股骨頭壞死的高危病人(服用皮質類固醇、酗酒、髖部外傷,高凝低纖溶傾向等)及早去大型醫院的專科檢查,早確診,早治療,以免走彎路或上當受騙。

關鍵字:股骨頭壞死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