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logy:3D MP2RAGE MRI序列在關節軟骨中的價值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1-07-26

現階段,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保留髖關節的治療方式,因此臨床治療方案的製定越來越需要明確軟骨退變的情況。盡管標準形態學MRI在診斷盂唇撕裂方麵十分準確,但對於軟骨早期損傷的評估效果仍不盡如人意。相比之下,例如針對軟骨的延遲對比增強MRI(dGEM-RIC)等定量MRI技術可以用作評價軟骨狀態的影像學手段。用於髖關節dGEMRIC的3D T1 mapping的最常用技術是基於DFA的梯度回波技術。此方法在1.5 T時引入,但在3.0 T時容易受到B1相關的翻轉角變化的影響,因此引入了B1 mapping技術以減少相關的影響。盡管使用DFA技術在3.0 T下對dGEMRIC進行了B1校正,但在臨床實踐中仍表現出較大的T1值變化。MP2RAGE MRI技術可在不同的反轉時間(TI)生成兩個不同的圖像以進行神經係統成像,將圖像進行組合即可獲得具有最小的B1不均勻性的高空間分辨率3D T1 mapping,即使在7.0 T時仍是如此。然而,關於3D MP2RAGE MRI與3.0 T下的3D DFA技術在髖關節T1 mapping準確性比較方麵的研究十分有限。

近日,發表在Radiology雜誌的一項研究使用2D反轉恢複T1 mapping作為參照標準,比較了3D MP2RAGE MRI和3D DFA技術在模型、健康誌願者和有髖關節疼痛症狀患者的髖關節軟骨T1 mapping的準確性,為臨床提供了一個準確評估軟骨退變情況的影像學手段。

使用3D MP2RAGE MRI和3D DFA技術(含B1場 mapping進行翻轉角度校正)在3.0 T下對模型和健康誌願者行T1 mapping掃描。對具有髖關節疼痛的患者(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行包括3D MP2RAGE MRI序列的間接MR關節造影(靜脈注射0.2 mmol/kg的釓特酸葡胺)。使用2D反轉複序列在模型和髖關節疼痛患者中作為T1參考。在健康誌願者中應用3D MP2RAGE MRI和3D DFA技術對軟骨T1進行比較。進行配對t檢驗和Bland-Altman分析。

本研究共評估了11個模型、10位健康誌願者(中位年齡為27歲;範圍為26-30歲; 5位男性)和20位髖關節疼痛患者(平均年齡為34歲±10 [標準差];17位女性)。 在模型中,與3D DFA技術相比,3D MP2RAGE MRI的2D反轉恢複序列產生的T1偏差更低(平均3毫秒±11 vs 253毫秒±85; P <.001),並且與3D DFA技術不同, MP2RAGE MRI所發現的偏差與B1偏差的增加無關。在健康誌願者中,僅在3D DFA序列上觀察到區域軟骨T1差異(109毫秒±163; P = 0.008)。在髖關節疼痛的參與者中,來自2D反轉恢複的3D MP2RAGE MRI序列的平均T1偏差為-23毫秒±31(P <.001)。

本研究表明,與3D雙翻轉角度技術相比,3D MP2RAGE技術能夠使髖關節軟骨的T1 mapping更精確,且受B1不均勻性的影響較少,並在髖關節疼痛患者中顯示出了相對於T1參考的高準確性。本研究為臨床提供了一個更為準確的評價軟骨狀態的影像學手段,為3D MP2RAGE技術在軟骨方麵的進一步應用鋪平了道路。

關鍵字:關節軟骨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