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膝關節半月板切除術後,是在家“靜養”還是門診康複?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1-06-01

        膝半月板損傷普遍發生在體力活動者和普通人群中,年發病率為66-70/10萬人。半月板切除術是膝關節骨關節炎的主要風險因素,因此人們努力開發解決方案,盡可能多地保留或恢複半月板。但目前,關節鏡下孤立半月板切除術(AM)仍然是最常用的骨科手術之一。

        半月板切除術是一種將受損的半月板部分或完全切除的手術。這需要對膝關節進行手術創傷,需要進行術後管理以促進關節功能的正常恢複。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許多研究對AM術後的治療進行了調查。一些研究人員調查了基於家庭的康複計劃(HBP),而不是標準的住院和/或門診監督下的物理治療(IOP)。

        鑒於全球範圍內進行的AM手術數量眾多,其社會影響和成本,並考慮到HBP與IOP相比可以降低成本,了解基於HBP的AM術後管理的潛力和局限性,對全世界的病人、醫生和醫療係統都有很大意義。

        為了比較AM術後HBP與IOP的恢複情況,來自瑞士和愛爾蘭的骨科專家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Scopus數據庫中進行了係統的文獻檢索和META分析,相關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Network Open雜誌上。

        主要結果是Lysholm評分(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膝關節功能越好),次要結果是主觀的國際膝關節文獻委員會(IKDC)評分、膝關節伸展和屈曲、大腿圍度、水平和垂直跳躍測試,以及PROSPERO注冊中顯示的恢複工作天數。

        在這項包括434名患者的8項RCT的薈萃分析中,與HBP相比,IOP與Lysholm評分的短期改善有關,2種方法的平均差異為-8.64分(95%CI:-15.14--2.13;P=0.02),但敏感性分析顯示沒有差異。

        同樣,在中期(28-50天)沒有發現Lysholm評分有統計學意義的差異,組間平均差異為-4.78分(95%CI,-9.98-0.42;P = .07)。HBP與大腿圍的短期改善有關,組間平均差異為1.38cm(95%CI,0.27-2.48cm;P = .01),而IOP與短期垂直跳躍得分的改善有關,組間平均差異為-3.25cm(95%CI,-6.20至-0.29cm;P = .03)。所有其他次要結果都沒有發現差異。

        對2項研究的元分析沒有顯示恢複工作時間的組間差異;MD為4.53天(95%CI,-0.39-9.44天;P=0.07)。發現的最大MD是12.6天。

        在短期和中期隨訪中,沒有發現任何幹預措施在身體和功能結果以及工作相關和病人報告的結果方麵有優勢。但結合家庭康複計劃簡易可行且符合防疫政策,研究人員認為,在膝關節半月板置換術後,基於家庭的康複計劃可能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

關鍵字:膝關節半月板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