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怕冷,
20年內發生5次骨折
70歲的袁大姐說她年輕時就比較怕冷,總是要比同齡女性多穿一件衣衫。絕經後更加怕冷,近兩年來,怕冷程度進一步加重,並出現腰背部疼痛。
在冬春季節夜間睡眠時,即使上身穿棉毛衫、羊絨衫,下身穿棉毛褲、保暖褲,再加護肩、護膝和厚襪子,袁大姐還是會感到全身發冷、腰背疼痛,須在肩、腰、膝和腳底放四個熱水袋,才能入睡。
除了怕冷,袁大姐還先後發生5次骨折。47歲洗澡時不慎滑倒,導致左側肋骨骨折;50歲在廚房滑倒,引起右側肋骨骨折;55歲洗澡時又滑倒,右髖部骨裂,在家裏平躺3個月後才勉強起床走路;十年前在窗口晾曬衣服時,左側肋部碰到窗沿,又發生肋骨骨折;兩年前被馬路上的“減速條”絆倒,發生骨盆和第11胸椎骨折,在家平躺4個多月後才下床……
除了反複骨折,袁大姐還患有嚴重的雙膝關節炎。10年前因為左膝疼痛實在無法行走,已在外院接受左側全膝關節置換術。
患者為何反複發生骨折
袁大姐說她是一個早產兒,其母親懷孕七月就生下了她。出生後又逢解放後不久,家裏經濟條件一般,嬰幼兒時期營養一直沒跟上,體質較弱。
進入圍絕經期後,沒有積極預防骨質疏鬆,是袁大姐反複發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眾所周知,女性在進入圍絕經期後,隨著體內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破骨細胞活性顯著增加,骨質出現快速丟失[1]。但在20多年前,中老年女性預防骨質疏鬆的意識普遍薄弱,袁大姐也不例外。
骨折後沒有及時進行抗骨質疏鬆治療,也是袁大姐反複發作骨折的主要原因。而骨質疏鬆是一種骨強度下降、骨折風險增高的全身性骨病[2]。中老年女性一旦發生骨折,就應警惕罹患骨質疏鬆的可能,需及時去醫院接受相應的檢查和治療。
盡管袁大姐從20多年前就開始反複骨折,但每次骨折後她都選擇在家平躺休養,未曾就醫,從而失去了治療骨質疏鬆的最佳時機。
如何降低患者再發骨折的風險
袁大姐入院後雙能X線吸收法骨密度檢查示腰椎(L1-L4)骨密度T-值為-4.0,左側總髖部骨密度T-值為-2.6。由於患者已發生多次骨折,故診斷為嚴重骨質疏鬆。
袁大姐血清骨轉換標誌物檢查示I型膠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水平較低(14.2pg/ml)(見截圖2)。該類患者如選擇使用雙膦酸鹽類等抗骨吸收藥物,其治療效果較差,故應選擇成骨治療[3]。
袁大姐在接受促骨形成藥物“特立帕肽”皮下注射4周後,就明顯感覺腰痛緩解,也不像以前那樣怕冷了。隨著促骨形成藥物使用時間的延長,袁大姐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