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
頸肩背痛逐漸就多起來了。
俗語說: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
可真碰到肩疼,
也是翻來覆去令人徹夜難眠!陽春三月,暖意洋洋,沒有什麼比中午睡個午覺更能舒緩神經的了。但接下來這位年紀輕輕的張先生可不淡定了:午覺剛醒,準備伸個懶腰起床,兩手一抬,咯噔!肩關節錯位了,急急忙忙跑到醫院,找醫生複位。
人體是由不同的部位組成的,骨骼就是人體的支撐,而連接著各個骨骼的部位,就被稱之為關節。
位於肩部的關節,即為肩關節,肩關節正常與否,與人們的健康是有著極大的關係的。當然了,肩關節也是有著一定的組成、結構特點以及運動形式的。大多數人一旦出現肩部疼痛,
往往認為自我按摩、鍛煉、貼膏藥,
就會慢慢好起來,
卻想不到越來越嚴重,
直到抬手、梳頭都困難,
這才想起來到醫院瞧一瞧。
下麵就給大家來具體講一講
一、肩關節的組成由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構成,是典型的球窩關節。肩關節的活動範圍在正常情況下為:前屈上舉150°-170°、後伸40°-45°、外展上舉160°-180°、內收20°-40°、水平位外旋60-80°(或貼壁45°)、水平位內旋70°-90°(或貼壁70°)、水平屈曲135°、水平伸展30°。肩關節屬於球窩關節,能作多軸性靈活運動,同下肢髖關節比較,肩關節的運動幅度較大,但穩固性差。
二、肩關節的結構特點肱骨頭大,關節盂小而淺,邊緣附有盂唇;關節囊薄而鬆弛,囊內有肱二頭肌長頭腱通過;關節囊外有喙肱韌帶、喙啟韌帶及肌腱加強其穩固性,唯有囊下部無韌帶和肌加強,最為薄弱,故肩關節脫位時,肱骨頭常從下部脫出,脫向前下方。
三、肩關節的運動方式肩關節是全身大關節中運動範圍最廣而結構又最不穩定的一個關節,外傷時很容易引起脫位,在全身關節脫位的發身率中,肩關節居第二位,它可分為前脫位於後脫位兩種,常見的時前脫位。
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約占全身關節脫位的50%,關節活動範圍大,遭受外力的機會多等。肩關節脫位多發生在青壯年、男性較多。肩關節脫位功能鍛煉方法是什麼?
伸指、握拳練習:
用力張開手掌保持2秒,然後以最大的力量握拳,保持2秒,放鬆後重複,每小時練5~10分鍾。
肱三頭肌等長收縮練習:
患肢上臂背側肌肉等長收縮練習,可在健側肢體協助保護下進行,每組30次,每天3~4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