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關節的磁共振成像(MRI)是診斷脊柱性關節炎(SpA)中骶髂關節炎的重要影像學檢查,特別是在影像學改變明顯之前,就能早期發現如骨髓水腫(BME)等早期炎性改變。國際脊柱炎協會(ASAS)MRI評估標準定義,如果在軟骨下區域的存在典型形態BME時,則認為是骶髂關節炎“陽性”,無論SIJ炎的其他MRI特征是否存在。然而,兒童在自然成長過程中會產生類似BME的水腫信號改變,這使得兒童骶髂關節炎的診斷十分困難。在骨化過程中,兒童的年齡、性別、位置和骶突閉合情況的不同,會在MRI T2序列上表現出不同的信號變化。
近日,發表在European Radiology雜誌的一項研究根據位置、年齡、性別和骶突閉合情況評價了兒童骶髂關節(SIJ) 軟骨下T2信號變化模式的差異。
在征得家長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對251名兒童(132名女童)共502例SIJ 進行了MRI檢查,平均年齡12.4歲(範圍6.1 ~ 18.0)。251名患者中有127名沒有相應的關節症狀,並出於非風濕病的原因進行了影像學檢查;124名患者在最初的臨床MRI檢查中有下腰痛的症狀,但沒有骶髂關節炎的相應症狀。校準後,三位專科放射科醫師分別在4個位置的脂肪抑製液體敏感序列從0到3對軟骨下信號變化進行評分,並對骶突的閉合程度進行分級。同時分析了患者年齡、性別、信號改變和骶突閉合之間的關係。
邊緣樣或“開口樣”軟骨下T2高信號在SIJ骶骨緣較髂骨緣更常見(72% vs 16%, p < 0.001),且大於90%的兒童呈對稱性改變。除1例患兒外,髂骨側外擴評分均低於骶骨側評分。信號改變隨著骶突的閉合而減少,並且在骶突完全閉合的受試者中見到信號改變概率小於 20%。信號改變在男孩中發現率更高,其信號強度達峰值的年齡比女孩更晚(8-12歲vs. 7-10歲)。髂脊軟骨下信號在整個兒童時期都是高的,且與其他部位無關。
正常兒童骶髂關節MRI信號變化隨年齡和性別的變化可表現為以下征象:T2序列上軟骨下邊緣信號增加是正常表現;正常的信號改變通常是對稱的,主要發生在關節的骶側。當T2信號不對稱、髂側更嚴重或在青少年閉合的骺端見到t2高信號時,常提示為病理性骨髓水腫。髂脊軟骨下信號在整個兒童時期都呈明顯的t2高信號,不能作為診斷標準的參考。本研究為正確區分正常和病理的兒童骶髂關節軟骨下信號改變提供了理論支持,避免了骶髂炎的誤診和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