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骨關節退化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佚名 來源:瀟湘名醫 日期:21-03-06

        膝關節本來壽命應該是70年,但30-40歲的中年人,過早因為骨關節問題進骨科也不再是什麼稀奇的事。差不多每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或多或少會出現關節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問題,而且有越拖越重的趨勢。尤其是老年朋友,需要格外的重視。

        我們先來了解下膝蓋的組成。

        膝關節由滑車關節和髕骨組成,如果髕骨麵受到了磨損,就會發出彈響聲。特別是下蹲後出現疼痛,一般是髕骨的退行性變化,或髕骨上的軟骨被磨損後,產生的骨骼與骨骼碰撞引發的響聲。

        比如上下樓梯時,膝蓋有點兒疼,有點兒吃不住勁。我們的普遍想法都是,或許是這幾天太累了,沒有休息好導致的。這往往這類問題的關鍵是出在了關節的問題上。

        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骨關節炎發病率約為50%,而在65歲以上人群中,男性為80%,女性則高達90%!

        骨關節炎是個退行性疾病,也就是隨著年齡增加而出現的病,隻是,個人生活習慣、家族遺傳等不同,患病的早晚、輕重不太一樣。

        另外,導致骨關節退化的原因還有以下幾點:

        1. 體重超標

        肥胖是個獨立危險因素,它能引發多種疾病。同樣,過肥過重也會給關節帶來沉重的負擔。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過重的身體會給關節造成巨大改變。

        2. 爬山爬樓

        大家都知道,保持健康的身體,進行一定量的運動是很有必要的。但不代表這樣的運動方式適合自己。比如爬山、爬台階,上山時本就已經給膝蓋加負了,下山時膝蓋更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本身就有關節問題的人群,建議量力而行,不要認為多爬爬山就能改善關節問題,反而會造成更嚴重的健康隱患。

        如果關節磨損的還不太嚴重,就要有意識地減少跋山涉水的次數與活動了。體重超標的人群,建議盡快減到標準體重範圍之內,給關節減減負。同時,也避免其他並發症的產生。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理療或是使用一些藥物來治療。如果關節已經損壞到沒法彌補,連走路都困難了,那麼很可能就得用置換人工關節來減輕痛苦,維持正常生活了。

關鍵字:骨關節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