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分期不同,治療策略不同
股骨頭壞死的分期是很重要的,分期反映了病變的不同進展,不同的病理改變,相應的治療方式也不一樣。
比如說早期的股骨頭壞死,壞死剛剛才形成的時候,病理改變還不是很嚴重,
股骨頭的形狀也比較好,隻是股骨頭內部出現了一些骨質的改變,此時顯然不適合把整個股骨頭換掉,而
臨床上出現嚴重和持續的疼痛,這個時候若還選擇保守的治療方法,難以收到效果,此時的較好的治療選擇是關節置換。
但如果是一個比較晚期的股骨頭壞死,整個股骨頭都變形了,形成了比較嚴重的骨關節炎,
對於那些介乎很輕和很重之間的股骨頭壞死,無論對病人還是對醫生而言,都是一個挑戰性的選擇,究竟是選擇保守一點的方法還是選擇做關節手術呢,此時醫生就要對病變情況有良好的合理的判斷,還要結合病人的具體臨床表現,以及對日後關節功能的要求,當然,還要結合年齡來進行選擇。
比如說,這個病人60多歲了,他的病變雖然不是最嚴重的情況,但也不是很輕,如果采取比較保守的辦法,做一些比較保守的手術,雖然他可能拖一段時間暫時不用換關節,但也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選擇人工關節,可能可以較快緩解疼痛,較快恢複患肢功能,而且,現代人工關節一般情況下使用20年的生存率可以達到85%到90%,因此,像這種60多歲的病人,我們會偏向於選擇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相反,如果這個病人很年輕,例如才三十來歲,因為人工關節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所以他日後可能還要再做兩次或三次手術。因此,對於年輕的病人,在病情允許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一些相對保守的辦法,包括保守的手術,就是所謂的保頭(保留股骨頭)的手術,希望能夠給這些年輕人或者中年人一個讓股骨頭恢複的機會。
當然,如果是病變比較嚴重,包括影像學和臨床表現都顯示比較嚴重,且病人嚐試過很多的方法,依然不湊效,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即使年輕,可能也要選擇人工關節置換的手術方式。
輕度或一期的股骨頭壞死有可能逆轉嗎?
我認為較輕的股骨頭壞死是有可能逆轉的,但不能說一定可以逆轉。主要的辦法是休息,避免跑跳等負重,結合一些改善血液循環的藥物,以及其他的一些物理辦法。其實,所有的這些辦法,都不是很特異的治療方法,也就是說還不能肯定有效,但畢竟通過這些方法治療後,一部分病人的症狀可以緩解,並且在影像學方麵,病變不再繼續進展。因為股骨頭經過壞死期以後,會有一個修複期。
所以,對於早期的病人,我們還是會建議采用保留股骨頭的辦法,雖然也不一定叫逆轉,實際上應該是病變緩解,然後在這個階段上慢慢地恢複,這些病例在臨床實際中其實是有的。隻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藥物或者一種保守治療方法對股骨頭壞死有很肯定的效果。
不要盲目隻求止痛
到目前為止,股骨頭壞死的病因還不是十分清楚;痛的原因呢,有人說早期的痛是滑膜炎引起的,就是關節裏麵有炎症,因為炎症因子的刺激,就會特別痛。第二個,由於骨質受到了供血不足或其他因素的影響,遭到了破壞,它的支撐力就不夠了,有可能出現微骨折,導致疼痛。微骨折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骨頭的大體結構看起來是好的,但骨頭的內部發生了塌陷。股骨頭的病理改變實際上也是塌陷,在早期隻是骨頭裏麵骨小梁的塌陷時,叫微骨折。
如果能夠控製這些病變,有可能緩解疼痛。所以,有時候用一些消炎的藥物,使他的滑膜沒那麼水腫,疼痛就可能得以控製;再有,通過用一些藥物,使骨質長好一點、供血好一點,當骨質的承受力好起來,疼痛也會減輕;這還可以做一些保留股骨頭的手術,好比房子要塌了,用幾個柱子頂住它以後,房子就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撐,我們通過手術,用一些材料加強股骨頭的支撐力,有可能緩解疼痛。
另外,有一點必須說的,因為止痛藥不是針對治療股骨頭壞死的,短期用來緩解一下疼痛還可以,如果一直靠止痛藥來止痛的話,是不可取的,因為長期吃止痛藥會對人體帶來一些不良的影響,包括消化係統、血液係統、心血管係統等方麵的影響。最根本的還是通過其他辦法把股骨頭壞死的病變控製住。
哪些情況可以考慮先做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包括兩個方麵:一是不做手術的保守治療,一是做手術的保守治療,也就是保留股骨頭的手術。
如果是單純藥物治療的話,一般適用於比較輕的,隻有一些症狀,X片還看不出明顯的病變,或者隻看出來一些很輕微的骨質改變。這種情況下,一些中醫中藥、休息、減輕體重、不要再喝酒等等,可能會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到了二期,影像學看上去出現了一些早期的骨質改變,但股骨頭的形狀還比較好,關節間隙也比較好,此時還不適合於做人工關節置換,可以考慮做保留股骨頭的手術。
保留股骨頭的手術其實也有幾種方式,其中一種是所謂的鑽孔減壓。為什麼會有這種手術呢?有人研究過,認為股骨頭壞死可能是股骨頭內的壓力升高,導致靜脈回流受到影響,鑽幾個孔就可以把壓力放出來,可能有利於股骨頭壞死的恢複。
另外一種手術鑽的孔會大一些,往往要鑽到有病變的地方,然後將那個有病變的組織清理掉,再從病人身體裏取一些新鮮的骨頭填充(也就是植骨),讓它重新形成一個骨結構。不過,也有一些醫生不采取植骨的方式,而是放一個有彈性的裝置到股骨頭內,從而增加股骨頭內部的支撐力。除此以外,有的醫生還會采取另一種辦法,就是自體腓骨或者異體腓骨移植過去股骨頭,加強股骨頭的支撐力。當然,有些病人不願意取自己的腓骨,畢竟這有點像拆東牆補西牆,此時可以用一個特殊的金屬,叫骨小梁金屬,放到股骨頭裏麵作支撐。
其實,上述的所有辦法都是一個目的——增加股骨頭的支撐力,同時讓它內部的骨重建,獲得修複。
不過,雖然這些方法很多,也有很多文獻報道,但到目前,還沒有一種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所以,當病人問,“你用這種方法治療,我是不是就可以不做人工關節置換了?”可能誰也沒法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因為目前這些辦法的效果不確切。
也正是因為這樣,有時候我們也麵臨著一個很困難的選擇,病人做保股骨頭的手術好還是幹脆什麼都不做,待到實在不行的時候直接做人工關節置換。說實話,這也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