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康複醫療 讓患者更有質量地生活

作者:宮曉倩 來源:新華網 日期:17-05-23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公眾對康複醫療的需求也不斷加強。北京小湯山醫院副院長梁英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康複醫療在患者恢複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疾病急性期後如果沒有進行康複治療,實際上治療活動是沒有完成的,我們應該重視康複醫療,讓患者更有質量地生活,延長生存期。”

心腦血管疾病也需進行康複訓練

俗話說,疾病需要“三分治,七分養”,很多疾病從急性期到恢複期都需要康複治療來促進患者康複,恢複生活能力。“例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包括心髒病、腦梗塞等;骨科疾病患者,例如接受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患有糖尿病等老年病的患者都需要進行康複治療。”梁英表示。

據了解,從上世紀80年代起,康複醫學在我國逐漸興起,2009年新醫改以來,國家對康複醫學越來越重視,出台多個文件為康複醫療的發展“鋪路”。

對於患者來說,積極進行專業的康複治療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梁英舉例道,調查顯示,腦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過後,如果能夠進行有效的康複治療,其中90%的患者可以恢複行走,30%的患者可以重返工作崗位。“如果沒有進行康複治療,這些數字會降至6%和5%。”

據了解,在康複過程中,醫生需要對患者整體的功能進行詳細的評估,針對不同的疾病情況給予不同的訓練方案。在康複治療手段上,除了針灸、按摩、拔罐等中醫傳統治療手段,許多醫院將現代康複和互聯網也融入進來,實現“傳統中醫+現代康複+互聯網”相結合的綜合康複治療模式。例如,居家康複的患者通過信息技術完成患者的居家康複護理,醫務人員和患者可以通過客戶端進行互聯,從服藥提醒、生活方式、康複計劃、主要體征追蹤與評估等方麵,使病人和醫護人員可以進行實時溝通,更好地實施患者的康複計劃。

“許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病,這些疾病多數是由生活方式所引起的。在慢性病康複過程中,如果不能有效預防疾病複發,所有的工作將會前功盡棄。我們要把健康管理融入進來,通過營養幹預、運動幹預等生活方式幹預,全方位地管理患者的康複過程。”梁英說。

老齡化背景下 患者亟需專業化的康複治療

康複對於失能、半失能老人來說是“剛性需求”,我國正邁入深度老齡化階段,失能、半失能的老人逐漸增多,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4063萬人,占老年人口18.3%。

然而,康複醫療在我國還處在初級階段,仍存在許多問題。梁英表示,第一,康複醫學是新興學科,在我國開設康複專業課程設置的大學很少,因此康複醫師非常短缺。第二,臨床上許多醫生和患者對康複的認識還不夠,在疾病急性期過後並沒有意識到康複的重要性。“相當一部分患者手術過後,選擇回家‘靜養’,這往往會錯過最佳恢複期,使一些功能減弱,沒有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另外,目前的康複醫療隻滿足了少部分患者的需求,有很多行動不便老人滯留在家中,由家屬或者護工來照顧,然而這些照護對於患者來說遠遠不夠,他們需要更加專業級的服務。”梁英介紹。

據了解,為解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問題,我國很多地方正嚐試建設護理院、護理中心。對此,梁英建議,在護理中心中,除了有專業化的護理服務、醫療保障、康複訓練,還應該為老人提供生活照顧,例如餐飲理發、洗衣服等,並且需要社會工作者為老人解決心理問題以及法律問題,例如遺產繼承、家庭糾紛等。

“護理院與普通醫療不同,就像居家生活一樣,是高水平的醫養結合,它能讓患者更舒適、更高質量地生活,既解決了大醫院這類患者長期壓床的問題,也解決了居家無法解決的複雜專業護理問題,而普通養老院又無法滿足他們的醫療需求。希望國家更多地支持和倡導護理院的發展,同時在醫保政策上能夠有所傾斜,進而減輕患者的負擔。”梁英強調。

康複醫療三級體係應有“明確分工”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將推動二、三級綜合醫院設立康複學科,引導部分一、二級醫院轉型為康複醫院,康複醫療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對此,梁英指出,康複醫療的三級體係應該有“明確分工”。急性期在大醫院設立的康複科;過了急性期,病情穩定的患者應轉到康複醫院;在康複醫院治療一段時間之後,恢複期的患者可以轉到社區進行簡單的康複。

“各級醫院各司其職,又相互連通,實現暢通的轉診,為患者提供便捷的服務。”梁英說。

談及康複醫療的未來發展,梁英認為,發展康複醫療能夠解決部分大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不僅能提高大醫院的醫療衛生資源的利用效率,而且也會讓一些二級醫院盤活存量,讓閑置的醫療資源更好地利用起來,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有效康複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最終使患者受益。

關鍵字:康複醫療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