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節脫位中,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約占全身關節脫位的50%,這與肩關節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關,如肱骨頭大,關節盂淺而小,關節囊鬆弛,其前下方組織薄弱,關節活動範圍大,遭受外力的機會多等。下麵我們來了解下肩關節脫位是怎麼造成的,以及肩關節脫位的救治方法。
肩關節脫位是怎麼造成的?
肩關節脫位按肱骨頭的位置分為前脫位和後脫位。肩關節前脫位者很多見,常因間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時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著地,外力沿肱骨縱軸向上衝擊,肱骨頭自肩胛下肌和大園肌之間薄弱部撕脫關節囊,向前下脫出,形成前脫位。肱骨頭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脫位,如暴力較大,肱骨頭再向前移致鎖骨下,形成鎖骨下脫位。後脫位很少見,多由於肩關節受到由前向後的暴力作用或在肩關節內收內旋位跌倒時手部著地引起。後脫位可分為肩胛岡下和肩峰下脫位,肩關節脫位如在初期治療不當,可發生習慣性脫位。
此外還有習慣性肩關節脫位,這種脫位多見於20~40歲的青壯年,他們活動量大,外傷機會多。習慣性肩關節脫位的病人,往往在公共汽車上向上扶住把手時,甚至穿衣伸袖、展臂擦背、舉臂掛衣等日常生活的動作,都可引起肩關節的脫位。究其原因,一般認為首次外傷脫位後造成損傷,雖經複位,但未得到適當有效的固定和休息。
發生肩關節脫位的時候,及時合理的救治很重要。
肩關節脫位的救治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牽引推拿法。這種辦法需3個人配合操作。病人坐住,一助手雙手抱住患側腋下,另一助手握著病人手腕部,將患肢外展30—40度,兩助手作對拉牽引,並緩緩外旋患肢,術者雙手握住肩部,並將肱骨頭向關節盂推動即可複位。
另一種為腳蹬法,適用於人手少的情況。病人仰臥於矮床邊,救護者站在病人患側,雙手握住患肢前臂,用腳跟(右側脫位用右腳,左側脫位用左腳)蹬在脫位的腋窩內,救護者手腳同時用力,一邊用腳蹬,一邊牽引患肢,並慢慢向外旋轉上臂即可複位。複位後,用三角巾托起前臂,並以繃帶將上臂固定在胸壁上3周。若用以上方法複位不成功的應該送正規的專科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