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測量我國中老年人群的脊柱-骨盆矢狀位參數並分析其相關性,建立腰椎前凸角與相關脊柱-骨盆矢狀位參數的擬合關係。研究指出,中老年人群中LL與其他相關脊柱-骨盆各參數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我國中老年人群LL的理想預測值為LL=0.6PI+0.4TK+10°;TK、UALL、PT、SVA與青年人群有顯著性差異。該文發表在2016年第02期《中國脊柱脊髓雜誌》上。
采用影像學測量方法,對106例中老年誌願者進行研究,其中男48例,女58例;年齡62.4±5.2歲(55~76歲)。所有誌願者行全脊柱正、側位X線攝片,利用院內影像歸檔與通信係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測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er lordosis,LL)、上腰彎前凸角(upper arc of total lumbar lordosis,UALL)、下腰彎前凸角(lower arc of total lumbar lordosis,LALL)、胸椎後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狀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參數,按照脊柱矢狀麵解剖定義和形態特點分析脊柱-骨盆矢狀位形態參數及其相關性,並與青年人群相關參數進行比較,利用線性回歸分析建立中老年人群LL與PI、TK的擬合關係。
結果顯示, 我國中老年人群的PI為46.5°±7.6°,PT為13.1°±6.6°,SS為32.3°±9.5°,LL為49.2°±9.1°,UALL為15.9°±5.9°,LALL為32.3°±9.5°,TK為34.0°±10.7°,SVA為-5.0±30mm;LL與SS、TK、PI、PT、SVA呈顯著性相關(P<0.05),PT與TK、SS呈顯著性相關(P<0.05),UALL與TK、SVA相關,LALL與PI相關。中老年人群與青年人群比較PI、SS、LL、LALL無顯著性差異(P>0.05),PT、TK、SVA、UALL有顯著性差異(P<0.01)。中老年人群LL預測值=0.6PI+0.4TK+10°,R2=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