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催產素能夠在分娩時刺激子宮收縮,能夠幫助嬰兒順利通過產道。由於緊縮的肌肉會擠壓到血管導致血液流動受阻、氧氣含量降低,按照正常生理規律,宮縮過程應會減弱。然而,分娩過程中子宮肌肉卻能維持長時間收縮,除了激素等外力作用,是否還存在其他動力呢?
為解開這一謎題,利物浦轉化醫學研究所Susan Wray教授帶領博士後研究人員Sarah Arrowsmith、博士Mohammed Alotaibi對子宮收縮機製進行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the journ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研究團隊進行了係統試驗發現,即便中斷催產素的注射,肌肉收縮過程還是會逐漸增強。這就意味著,催產素雖然起到作用,但絕不是分娩過程中促進子宮肌肉收縮的唯一貢獻者。
建立在這個結果上,研究人員繼續挖掘持續宮縮的“力量來源”。他們注意到心髒研究中會對其肌肉細胞進行缺氧預處理,以避免細胞受到極度缺氧的傷害。這種預處理能在緊急狀況下拯救生命。
順著這一線索,研究人員發現一種保護子宮肌肉的機製——低氧誘導力增強(HIFI),這種機製能夠在子宮麵臨反複性缺乏血液和氧氣供應的情況下,促進子宮收縮進行自我保護。這是一個正反饋調節過程:肌肉重複性收縮,氧氣下降,收縮頻率增強。
試驗過程中,一旦HIFI機製啟動,能夠維持數小時,時間與實際分娩一樣。這種機製是支撐長時間分娩的關鍵,增加緊急剖腹產的嬰兒存活幾率。Wray教授表示,這是一個驚奇的發現,不僅擴充了科學家們對生物係統響應低氧狀態的認知,還為醫生應對難產等分娩困難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