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用藥 三思而後行

作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劑科 張婷 張曉樂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2-10-29

妊娠期用藥 三思而後行

  妊娠期的用藥安全不僅關係到孕婦自身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藥物可能直接影響到下一代的發育成長。鑒於妊娠期用藥錯誤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無論是醫務人員還是妊娠婦女及其家屬,對妊娠期的用藥安全問題都非常重視。

  醫師處方環節出錯

  醫師在為患者處方時往往會綜合考慮藥物對妊娠和胎兒的潛在影響。目前我國尚無有關妊娠用藥安全的分級標準。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的妊娠安全用藥分類方法(見表)受到全球廣泛關注與借鑒,是指導臨床安全用藥的重要標準。醫師處方和藥師審核過程中可以此為參考,結合患者孕周情況,評價患者用藥的安全性。盡管如此,實際工作中,在醫師處方環節仍會出現錯誤。

  案例1

  患者,女,25歲,孕28周,到醫院進行例行產檢。醫師檢查發現胎兒有些異樣,處方2盒保胎藥“安寶”讓她按時服用。

  服藥當天,患者即感覺不適,馬上谘詢醫師。醫師解釋是服用劑量問題,要求其減少用量繼續服用。而後,患者病情越發嚴重,出現羊水早破。再次就診時,醫師意外發現,患者所用藥物不是保胎藥“安寶”,而是妊娠婦女禁用的治療高血壓藥“安博諾”。此時,胎兒已經死亡。

  案例分析

  安寶,通用名為鹽酸利托君,主要用於預防妊娠20周以後的早產。

  安博諾,通用名為厄貝沙坦氫氯噻嗪,主要用於治療高血壓,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禁用。噻嗪類利尿劑能通過胎盤屏障出現於臍帶血液中,引起胎盤灌注降低、胎兒電解質紊亂和其他可能發生於成年人的不良反應。由於該藥含氫氯噻嗪,在妊娠開始3個月時不推薦使用;在計劃妊娠時應改用其他合適的替代治療;在妊娠的第4個月至第9個月,直接作用於腎素—血管緊張係統的物質能引起胎兒和新生兒的腎功能衰竭,胎兒頭顱發育不良和胎兒死亡。因此,該藥禁用於妊娠期婦女。

  本案例中,醫師利用電子處方係統為患者選擇藥品,需要輸入藥品名的拚音字母縮寫,而“安寶”與“安博諾”都是縮寫字母以“AB”開頭,在電腦藥品清單中排列相近。疏忽之下,醫師鼠標點擊錯誤,將“安寶”處方成“安博諾”。

  預防措施

  1.加強有關妊娠期合理用藥和用藥安全理念的培訓,強化醫師對用藥安全的重視程度

  本案例中,醫師本意是希望為患者處方保胎藥物,但由於錄入錯誤導致嚴重後果。醫師如能在處方過後再次檢查,亦可避免這一錯誤的發生。

  2.完善電子處方係統

  醫療機構應用電子處方係統後,的確極大程度地減少了處方的差錯率。但與電子係統相關的用藥錯誤也不斷出現。本案例即是在電子處方係統使用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由此可見,電子處方係統仍須不斷完善,可增加妊娠用藥安全警示模塊。如患者診斷為妊娠,再處方可能致畸的藥物時,則提示醫師該藥品妊娠人群禁忌。

  3.提高藥師處方審核能力,在審方環節攔截此類錯誤

  加強藥師培訓的同時,不斷完善醫院的信息係統,使藥師在審方時可獲得足夠的患者診療信息以及藥品相關信息,幫助攔截此類錯誤。

  藥師調劑環節出錯

  案例2

  患者,女,27歲,孕8周,醫師診斷為“流產先兆”,處方黃體酮注射劑和天然維生素E膠丸。患者自醫院藥房取藥後,按照醫囑服藥,出現小便帶血、惡心、嘔吐、頭暈等症狀。再次去醫院就診時,醫師發現藥師錯將“甲硝唑維生素B6片”當成“天然維生素E膠丸”發給患者。此時患者已服藥1周。考慮到藥品的致畸作用,患者最終接受了流產手術。

  案例分析

  盡管甲硝唑在FDA妊娠藥物分級中為B級,但是目前國內藥品說明書中,甲硝唑禁用於妊娠期婦女。

  本案例中,患者處於妊娠前3個月,屬於胚胎期,是細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的重要階段,藥物可能會導致胎兒形態和功能異常。藥師調劑環節的差錯對患者造成了傷害。

  預防措施

  1.加強處方調劑標準操作規程培訓,關注特殊人群

  處方調劑常見錯誤中,一部分是由於藥師對於合理用藥知識的欠缺導致的審方錯誤;另一部分則是所調劑藥品的品種、數量等發生錯誤,而此類錯誤往往是由於藥師未能嚴格執行調劑標準操作規程所導致。因此,加強藥師培訓,強化“四查十對”,對於妊娠患者,應格外注意所用藥品是否存在妊娠禁忌情況,有助於減少此類錯誤的發生。

  2.完善藥房藥品信息支持係統

  藥師每天須處理成百上千種藥品,對於合理用藥知識水平要求頗高,但是僅靠個人的知識貯備往往不能滿足這一需求。因此,完善藥房藥品信息支持係統,增加有關藥物不良反應、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和注意事項等信息的檢索功能,提升藥師的知識水平,有助於將此類錯誤消滅於萌芽之中。

  3.改善處方調劑流程

  結合醫療機構的實際情況,采用條碼技術改善調劑流程,利用計算機係統輔助完成藥品核對工作,保障用藥安全。

  護士給藥環節出錯

  案例3

  患者,女,31歲,孕6周,主因“先兆流產”入院進行保胎治療。醫師處方複方氨基酸。護士在給藥時誤將其他病床流產患者術前使用的左氧氟沙星輸入該患者體內。藥物輸入約10分鍾後,有人發現錯誤,停止給藥。

  考慮藥品可能對胎兒的致畸影響,最終患者接受流產手術。

  案例分析

  左氧氟沙星在FDA妊娠用藥分級中為C級,隻有在權衡利弊的情況下才能使用。本案例中,患者處於妊娠的前3個月,此時期屬於胚胎期,是細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的重要階段,其中致畸的高敏感期為21~35天,藥物可能會導致胎兒形態和功能異常。根據護理標準操作規程,護士在給藥前須核對患者身份,本案例中未能在此環節發現錯誤,對患者造成了傷害。

  預防措施

  1.加強護士藥物知識培訓

  護士對藥品的了解往往比較局限。妊娠患者屬於特殊人群,在用藥方麵要格外謹慎。本案例中,如護士了解左氧氟沙星在妊娠患者應用的潛在風險,在為保胎患者輸液時多思考,也可能避免這一錯誤的發生。加強護士的藥物知識培訓,有助於防範此類用藥錯誤。

  2.嚴格執行給藥標準操作規程,加強給藥核對

  加強護士的標準操作規程的培訓,強化護理工作中的“三查七對”,可大幅減少此類錯誤的發生。同時強調實習護士執行護理操作時,要在上級護士的指導下完成。

  3.采用腕帶和條碼識別係統,減少給藥錯誤發生

  本案例是正確的藥物給錯了患者,對這類錯誤采用腕帶和條碼識別係統是最有效的防範措施。給藥前對藥品和患者腕帶分別掃描,即能識別和糾正錯誤的操作。

  結語

  妊娠期是女性人生非常重要而特殊的階段。優生優育不僅是家庭的問題,更是整個社會的問題,它直接關係到社會人口的綜合素質。無論醫師、藥師,還是護士,在開展醫療工作中,要格外關注妊娠人群,評估患者自身情況,權衡利弊,謹慎選擇藥品。從醫師處方到最終為患者給藥,各個環節做到三思而後行,減少用藥錯誤,才能保障妊娠患者的用藥安全。

關鍵字:妊娠期用藥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