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膳食原則

作者:魏玉梅 來源:中國婦產科在線 日期:15-04-23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孕期保健,對孕期孕婦的營養與飲食也非常重視。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魏玉梅博士為大家講解孕期體重標準、營養的重要性與膳食原則。

  多年來您一直致力於圍產期保健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請問您孕期營養的重要性是什麼?宮內營養會導致哪些問題?孕期飲食您有哪些建議?

  魏玉梅博士:我主要從事妊娠期糖尿病和孕期營養方麵的臨床和基礎研究。說到孕期營養,不得不說到孕期營養的重要性,因為孕期營養過多或不足都會有很大的影響,之前有研究提到宮內早期的營養環境與成年後非傳染性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率相關。文獻報道我們國家糖尿病和糖尿病前狀態的發病率達到了25%左右,我們醫院研究也提示孕期婦女肥胖和超重的比例達到了20%以上,這是一個非常駭然的數字,而成年期肥胖、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慢病)的發生可能與宮內營養相關,所以我們更應重視宮內營養,也就是生命早期1000天的第一個階段。

  那麼近期來講宮內營養會導致哪些問題呢?比如營養過多會導致母體肥胖甚至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對於胎兒來講,會產生巨大兒,遠期也會增高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率。同樣營養不足也會導致一係列的問題,在宮內營養不足的胎兒,成年後同樣會有代謝性疾病的易感性,就像二戰時代明顯瘦小的兒童,在以後患有代謝性疾病的可能性會比較高,近期會出現胎兒生長受限還會表現為相應營養素缺乏的表現,比如目前推廣的孕早期葉酸缺乏可能與胎兒神經官畸形的發生相關,另外孕期貧血、鈣質的缺乏等也可能導致相應的並發症的發生。那麼我們如何合理調配膳食營養呢,對偏瘦的孕婦,建議孕期每天攝入35-40kcal/kg能量,對於孕前身體質量指數(BMI)正常範圍內,可以每天攝入30-35kcal/kg能量,如果是孕婦超重甚至肥胖,建議孕期攝入能量偏低。應當遵守孕期平衡膳食原則:1.碳水化合物占比在50%-60%;2.蛋白質占比15%-20%;3.脂肪占25%-30%;4.膳食纖維25-35g;5.保證維生素、礦物質攝入;6.限製食鹽量,6g。如有隱患或疾病應遵循醫學營養治療原則:1.控製總熱能,避免熱量過低發生酮症;2.平衡膳食,食物多樣;3.少量多餐,定時定量;4.配合一定量的體育鍛煉。

  如果孕婦葉酸缺乏,在早孕期沒有及時補足,到孕中期還需要服用嗎?

  魏玉梅博士:深色的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及其他食物草莓、獼猴桃等裏麵是含有葉酸的,對於孕婦來說,建議末次月經前三個月和後三個月都需要補充葉酸,妊娠三個月內神經管的發育已經完成,所以可能補充的效果不好。所以建議妊娠之前可以做孕前檢查,及時補充葉酸。對於有生育神經管畸形胎兒病史的孕婦尤其應強調這一點。

  能不能請您談一下孕婦甘油三酯偏高應該如何調整飲食?

  魏玉梅博士:其實高脂血症的發生率也是很高的,孕期的血脂標準會較普通人群有所不同,孕前的高脂血症與孕期營養過剩導致的高脂血症對孕婦及胎兒都有不利影響,如巨大兒及遠期的肥胖問題等。監控方麵,首先建議相對低脂飲食,製定合理的食譜,不建議攝入飽和脂肪酸,油脂攝入以攝入適量不飽和脂肪酸為宜。高脂血症的孕婦同時伴有肥胖,運動對於該部分孕婦血脂和體重的管理均有重要作用,我們的門診研究已經發現,規律的適量運動對孕婦孕期並發症如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降低有明顯效果。

  那麼孕期體重增加多少比較適宜呢?

  魏玉梅博士:孕期體重管理根據孕前體重不同而不同,孕前消瘦也就是BMI<18.5的孕婦孕期體重增加12.5-18 kg;孕前體重正常的,孕期體重增長11.5-16 kg;孕前肥胖或超重的孕婦,孕期體重增加7-11 kg為宜。孕期體重的增長也是判斷孕期營養是否合理的一個有效指標。孕前體重指數高,在孕期營養控製上依從性很差,體重增加過多,在妊娠晚期容易發生並發症如子癇前期等,對母兒預後均存在影響。

  

關鍵字:體重增加,體重標準,胎兒生長受限,膳食纖維,營養過剩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