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布首個孕產婦及嬰幼兒補充DHA共識

作者:佚名 來源:醫脈互通-臨床指南 日期:15-04-09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對DHA 研究相對滯後,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對DHA 研究相對滯後,迄今未見中文版共識。為此,中國孕產婦嬰幼兒補充DHA 共識專家組結合中國人群研究證據,在參考國際共識基礎上,形成了此專家共識。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脂肪酸家族一員,屬n﹣3 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long﹣chain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LCPUFAs) 二十二碳六烯酸對胎嬰兒的發育至關重要。2010年, FAO(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委員會定義DHA為胎嬰兒、孕期及哺乳期婦女的“條件必需脂肪酸。之後,多個國際和國內的專業組織提出了DHA的推薦攝入量。

  為更好地指導孕產婦和嬰幼兒DHA臨床營養實踐,來自婦產科、兒科、營養、循證統計等學科的專家組以循證醫學和循證營養學為依據,從國內外文獻收集和梳理入手,借鑒FAO,EFSA(歐盟食品安全局)和中國營養學會等國際和國內相關專業組織已有的DHA共識或推薦,經過近一年的工作和多次研討,完成了首版《中國孕產婦及嬰幼兒補充DHA的專家共識》,共識發表在近期的《中國生育健康雜誌》中。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對DHA 研究相對滯後,期待本共識能更好期促進我國醫務人員重視母嬰DHA營養、規範營養指導,提高母嬰健康水平。

  專家組總結評估了國內外關於DHA 研究的各項證據,參考目前國內外權威組織(FAO 專家委員會/EFSA 專家委員會/中國營養學會DRIs)相關推薦,對中國孕產婦和嬰幼兒DHA 攝入和補充形成如下共識:

  1.維持機體適宜的DHA 水平,有益於改善妊娠結局 嬰兒早期神經和視覺功能發育,也可能有益於改善產後抑鬱以及嬰兒免疫功能和睡眠模式等

  2.孕婦和乳母需合理膳食,維持DHA 水平,以利母嬰健康 FAO 專家委員會和國際圍產醫學會專家委員會建議,孕婦和乳母每日攝入DHA 不少於200 mg 2013 年中國營養學會也提出相同建議 可通過每周食魚2 ~3餐且有1 餐以上為富脂海產魚,每日食雞蛋1 個,來加強DHA 攝入 食用富脂海產魚,亦需考慮可能的汙染物情況 中國地域較廣,DHA 攝入量因地而異,宜適時評價孕期婦女DHA 攝入量 若膳食不能滿足推薦的DHA 攝入量,宜個性化調整膳食結構;若調整膳食結構後仍不能達到推薦攝入量,可應用DHA 補充劑

  3.嬰幼兒每日DHA 攝入量宜達到100 mg 母乳是嬰兒DHA 營養的主要來源,宜倡導和鼓勵母乳喂養,母乳喂養的足月嬰兒不需要另外補充DHA 在無法母乳喂養或母乳不足情形下,可應用含DHA 的配方粉,其中DHA 含量應為總脂肪酸的0.2% ~0.5% 對於幼兒,宜調整膳食以滿足其DHA 需求 特別應關注早產兒對DHA 的需求 歐洲兒科胃腸病學 肝病學和營養學會建議早產兒每日DHA攝入量為12 ~30 mg/kg;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出生體重不足1 000 克的早產兒每日攝入量≥21 mg/kg,出生體重不足1 500 克者≥18 mg/kg

  4.中國母嬰DHA 攝入水平 營養狀況和相關幹預性研究的證據較少,亟待開展相關研究

  

關鍵字:DHA,嬰幼兒,孕產婦,妊娠結局,中國生育健康雜誌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