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優惠婦科檢查活動為名吸引市民到醫院就診,然後便無中生有地診斷“病人”患有嚴重婦科疾病,向“病人”開大處方甚至建議做手術。針對一些市民向記者反映的此類問題,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婦產科主任梁誌清教授表示,目前婦科體檢已成為虛假診斷、欺詐患者的重災區,建議婦科檢查應去正規醫院,有關部門應加大監管打擊力度。
今年27歲的鄧女士去年年底在逛街時候收到一份雜誌,裏麵貼著一張“優惠就診卡”,廣告聲稱某醫院推出“惠民”工程,憑卡可在進行數千元的計劃生育、孕前優育等方麵的免費檢查,一套價值4百多元的婦科全麵檢查隻需38元。看到檢查這麼便宜,鄧女士便到該醫院進行婦科檢查,但檢查結果卻讓自己大吃一驚。“當時醫生說我得了嚴重的宮頸糜爛和附件炎、陰道炎,把我嚇壞了!”鄧女士隨後做了一個簡單理療花費200多元,醫生又給她開了400多元的藥,並建議她盡快做手術。鄧女士覺得自己平時很健康,開始懷疑檢查結果,於是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複查,“醫生說我隻有點輕微炎症,很正常,給我開了不到50元的藥。”
記者采訪發現,上當受騙的“病人”不在少數。23歲的小鄒也有類似遭遇,“我也是在收到雜誌覺得優惠去體檢的。檢查下來也就20多分鍾,但醫生說我得了宮頸糜爛,當時醫生和護士一唱一和的,都說要進行手術才行,手術費要1千多元。我很害怕,拿了400多元的藥。”小鄒後來又到一家三甲醫院花了5百多元做了一次婦科全麵檢查,“醫生說我很健康,根本不需要做手術。”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婦產科主任梁誌清教授在看了投訴市民的病例和兩所醫院的檢查報告之後得出結論:投訴的市民並不存在婦科疾病,更不需要吃藥和動手術。梁誌清教授說:“未生育的女性最好是不要做宮頸治療,宮頸疾病的手術必須在明確診斷的情況下進行,否則將會給病人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影響今後的分娩。”
梁誌清教授表示,近年來一些醫院打著免費體檢的幌子騙患者錢,尤其是婦科檢查,已經成為虛假診斷、欺詐患者的重災區,在他日常接診的病例中,有很多這樣的案例,尤其是年輕的女性居多。前年有一位女患者剛滿20歲,從外麵打工回來,在某私立醫院檢查出有性病,把掙得錢全都用光來治病,最後到西南醫院檢查時發現其實一點問題都沒有。梁誌清教授建議,婦科檢查應去正規醫院,同時有關部門應加大監管和打擊力度,建立社會監督機製,對於情節嚴重的應吊銷醫院營業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