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不孕不育率持續攀升,生殖衰老和生育需求的矛盾日益凸顯,如何實現女性生殖衰老的早診早治是提高出生人口數量和質量的關鍵。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衰老性疾病,但多數患者就診時已處於卵巢功能衰退的終末階段,錯失幹預時機,遺傳學病因篩查對於診斷關口前移、及時生育指導和遠期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2月2日,山東大學陳子江院士和複旦大學金力院士團隊緊密合作,在Nature Medicine期刊發表了題為:Landscape of Pathogenic Mutations in 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基於國際最具規模的卵巢衰老隊列和華表全外顯子組測序(WES)數據庫,係統分析了1030例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女性攜帶的致病變異,繪製了POI致病變異全景圖,將基因突變的病因貢獻度由原來的15%提高至23.5%;發現了20個新的卵巢衰老相關基因,為揭示卵巢生理性衰老機製及病理性衰老的幹預提供方向和靶點。
山東大學陳子江院士、複旦大學金力院士、山東大學秦瑩瑩教授和複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張鋒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山東大學生殖醫學研究中心柯晗昵博士、複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副研究員唐淑妍、山東大學生殖醫學研究中心副教授郭婷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山東大學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單位。
該研究依托於山東大學國家輔助生殖與優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生殖內分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心用近20年時間建成了國際大規模的標準化生殖疾病資源庫,目前在庫樣本270餘萬份,其中POI病例2000餘例。在這項研究中,經過嚴格的病例篩選,構建了國際規模最大的POI患者遺傳信息庫。複旦大學金力院士團隊建立的華表數據庫(5000例WES)為該研究提供了適配的中國人群對照,排除了人種和地域特異性變異。
該係統分析了1030例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女性攜帶的致病變異,繪製了POI致病變異全景圖,將基因突變的病因貢獻度由原來的15%提高至23.5%;發現了20個新的卵巢衰老相關基因,為揭示卵巢生理性衰老機製及病理性衰老的幹預提供方向和靶點。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大學攀登計劃創新團隊等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2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