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妊娠期抗病毒防治指南(2020年)”要點解讀
發布機構: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科教育部生殖與發育國家合作聯合實驗室
發布日期:
2021-10-05
簡要介紹: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母嬰傳播,是指母體HBV進入子代,並在其體內複製繁殖,造成慢性HBV感染[1]。2016年5月,世界衛生大會宣言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為重大公共衛生威脅,即實現新感染病例數減少90%,病毒性肝炎相關死亡率減少65%,而達到這一目標則要求5歲兒童中乙型肝炎表麵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陽性率低於0.1%。自"世界衛生組織HBV 診治指南”發布以來,以下 3 個關鍵性的進展促進了對圍產期抗病毒治療的再思考:①更多的證據證實了抗病毒治療對妊娠婦女及其胎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②WHO 收到了來自出生免疫以及嬰兒接種高覆蓋率國家和地區關於圍產期預防指南更新的請求;③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單靠嬰兒疫苗接種不足以達到2030 年兒童 HBsAg 陽性率低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