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發布日期:
2022-11-15
簡要介紹:
出血性疾病所致的異常子宮出血是指由先天性及獲得性因素導致血管、血小板、凝血、抗凝及纖維蛋白溶解等止血機製缺陷或異常而引起的女性月經過多、經期延長及經間期出血,可發生危及生命的陰道大出血。根據國內外研究結果和相關指南,結合臨床實踐經驗,製定了本共識,共識中闡釋出血性疾病所致的異常子宮出血的病因、分類、診斷、治療、長期管理及其他需關注的問題,以便對臨床醫師起到指導作用。 出血性疾病(bleeding disorders, BD)是一組由先天性及獲得性因素導致血管、血小板、凝血、抗凝及纖維蛋白溶解等止血機製缺陷或異常而引起的疾病,以自發性或輕度損傷後過度出血為主要特征 [1]。異常子宮出血(abnormaluterine bleeding, AUB)是指與正常月經的周期頻率、規律性、經期長度、經期出血量任何一項不符的、源自子宮腔的異常出血 [2]。BD 女性患者由於止血機製缺陷,可出現月經過多、經期延長及經間期出血,甚至發生危及生命的陰道大出血,常規實施的月經管理可能療效不佳,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婦科內分泌學組於 2014 年頒布了中國的《異常子宮出血診斷與治療指南》,引入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的 AUB 病因新分類係統(PALM-COEIN 係統),對國內 AUB 的規範化診治起到了指導作用 [3]。2018 年 FIGO 對原有分類係統進行了修訂,其中凝血相關疾病(coagulopathy)所致的 AUB(簡稱 AUB-C)不再包括由抗凝藥物(育齡期女性用於治療血栓性疾病、腎透析或放置心髒支架等)所致的 AUB,並將其歸入醫源性(iatrogenic)AUB(簡稱 AUB-I)[4]。
根據國內外研究結果和相關指南,結合臨床實踐經驗,我們推薦使用“出血性疾病導致的異常子宮出血”以全麵描述各種出凝血功能異常所致的 AUB(AUB-C 及AUB-I)。經充分討論後製定了本共識,旨在使國內多學科醫師更好地管理此類患者,提高其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