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哺乳相關骨質疏鬆一例

作者:佚名 來源:idiabetes 日期:18-06-19

【一般資料】

患者女性,40歲,

【主訴】

主因“腰部疼痛半年”入院。

【現病史】

患者於7月前行剖宮產,半年前產後擔水時出現腰部疼痛,可耐受,無肢體活動受限,當時未重視。此後勞累後感到腰部疼痛明顯,於某鎮醫院住院。當時,X線檢查示腰椎壓縮性骨折,給予“仙靈骨葆膠囊”及補鈣、促進鈣吸收對症治療後出院。院外堅持用藥,但仍有腰部疼痛且漸加重,以起坐時、勞累後明顯,休息後可好轉。2月前於其他醫院完善骨密度檢測等相關檢查後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骨質疏鬆症”,給予補鈣、促進鈣吸收對症治療效果不佳。為進一步係統診治,門診以“骨質疏鬆原因待查”收住院。自發病以來,患者精神、飲食、睡眠可,無口幹、多飲及多尿,無胸悶、氣短及心前區不適,大小便無明顯異常,體重無明顯改變。

【既往史】

否認家族中有類似疾病史,曾行闌尾切除術、剖宮產,無藥物及食物過敏史。

【體格檢查】

脊柱、四肢無明顯畸形,腰椎有輕度叩壓痛,直腿抬高試驗陰性,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輔助檢查】

大小便常規、血常規、肝腎功能及電解質、腫瘤全套、風濕全套及抗心磷脂抗體等均正常;骨代謝相關檢測示25羥維生素D21ng/ml,提示存在維生素D不足,其他指標如骨鈣素、總Ⅰ型前膠原氨基端肽、Ⅰ型膠原交聯羧基端肽、甲狀旁腺激素(PTH)均正常;24小時尿電解質、尿濃縮及稀釋試驗以及性激素全套檢查均未見明顯異常,單克隆丙種球蛋白病試驗示血、尿中均未見M蛋白。ECT骨掃描可見T11、L1-5反射性分布增濃影,T12放射性稀疏。子宮附件及甲狀腺彩超、心電圖檢查未見異常。

【初步診斷】

妊娠哺乳相關骨質疏鬆症(重度)

【討論】

妊娠哺乳相關骨質疏鬆症(PLO)是一種罕見疾病,常在頭次妊娠晚期或產後早期(也可以直到18個月)出現腰背部或髖部的疼痛和骨折,以椎骨骨折常見,表現為身高變矮。其病因尚不清楚,亦無特別的治療方法,一般會在產後尤其是停止哺乳後骨密度得到緩慢改善。典型的PLO常常出現於首次妊娠的晚期,表現為背痛及身高變矮,但也可以髖關節疼痛和行動受限為首發症狀,嚴重者可出現股骨頸骨折。PLO患者產後骨密度檢測可見脊柱及髖關節部位骨密度明顯減少。需強調的是,PLO患者的生化檢查基本正常,可能僅存在鈣磷代謝激素主要是25羥維生素D水平的改變。自首例PLO病例1955年報道以來,到2012年為止大約報道了120例。由於在妊娠期不便行侵入性檢查或放射性檢查,導致目前對該病知之甚少。鑒於缺乏妊娠前及妊娠期骨密度方麵的數據,對於妊娠後期或分娩後發生的低骨量及骨質疏鬆的原因,常難以確定到底是由此前骨脆性增加導致骨結構破壞所致,還是妊娠本身導致了骨質丟失。PLO可能是一種目前尚未被認識的特殊類型骨質疏鬆症,可能與遺傳、妊娠及哺乳等多種因素有關。有觀察表明,PLO患者的後代會在青少年期出現低骨量,患者的母親中骨折患病率也增高。此外,有研究提示,低體重、吸煙及既往骨折史也可能是PLO發生的危險因素。另外,PTH相關蛋白也可能在PLO發病中發揮了一定作用。目前尚無針對該病的特殊治療方法,所用的方法主要包括降鈣素、雙磷酸鹽及PTH,但這主要是一些個案報道,還缺乏係統研究。但有幾點要特別注意:要避免過重的負荷造成骨折,特別是在分娩時;產後最好避免哺乳以減少母體鈣的丟失。從目前相關臨床觀察來看,各種藥物對於改善PLO患者的骨密度效果類似,但似乎都不能使其完全恢複正常。就改善腰背痛的臨床症狀來看,似乎特立帕肽效果更好些。總的來說,PLO預後良好,症狀在分娩後能迅速改善。若再次妊娠,大多數患者不會再次發病;即使發病,症狀也較輕微。研究顯示,雖然PLO患者的骨密度在產後能得到部分恢複,並卻不能完全恢複正常。

關鍵字:妊娠,,哺乳,,相關,,骨質疏鬆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