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範圍內分娩方式的選擇上“擇期剖宮產”無疑占了較大比例,一些地區擇期和急診剖宮產發生率接近50%!先前有觀察性研究表明,剖宮產生產的後代在兒童時期更容易生病,但是這些觀察性研究並沒有對關鍵的混雜因素進行校正。此外並沒有關於擇期剖宮產分娩的後代,新生兒期以後的死亡風險報道。
因此研究者進行了一項研究,擬探究擇期剖宮產與後代健康問題或兒童期死亡風險的關係。該研究在1993-2007年間共納入了321287名足月單胎初產新生兒,並對其隨訪至2015年2月。研究者根據分娩方式將參與者分為擇期剖宮產、急診剖宮產、陰道分娩。初始結局指標為需住院治療的哮喘發生情況,繼發結局指標5歲時沙丁胺醇吸入器處方、5歲時肥胖情況,以及炎症性腸病、1型糖尿病、癌症和死亡。
研究結果顯示,與急診剖宮產分娩的新生兒 (n?=?56015 [17.4%])相比,擇期剖宮產分娩的新生兒 (12355 [3.8%])在因哮喘住院治療、5歲時沙丁胺醇吸入器處方、5歲時肥胖情況,以及炎症性腸病、癌症和死亡方麵沒有差異,但是1型糖尿病風險更高(0.66% vs 0.44%;相差 0.22% [95% CI, 0.13%-0.31%];aHR, 1.35 [95% CI, 1.05-1.75])。
與陰道分娩的新生兒 (n=252917 [78.7%])相比,擇期剖宮產分娩的後代其因哮喘住院治療風險更高(3.73% vs 3.41%;相差 0.32% [95% CI, 0.21%-0.42%]; aHR, 1.22 [95% CI, 1.11-1.34]);5歲時沙丁胺醇吸入器處方更多 (10.34% vs 9.62%; 相差 0.72% [95% CI, 0.36%-1.07%]; aHR, 1.13 [95% CI, 1.01-1.26]);死亡風險更大 (0.40% vs 0.32%; 相差 0.08% [95% CI, 0.02%-1.00%]; aHR, 1.41 [95% CI, 1.05-1.90]);不過5歲時肥胖、炎症性腸病、1型糖尿病和癌症風險兩組間無差異。
研究結果表明,擇期剖宮產與陰道分娩相比會增加後代因哮喘住院治療、5歲時沙丁胺醇吸入器處方、21歲時全因死亡風險。以後還需要研究調查兩者間是否具有因果關係。
原始出處:
Mairead Black,Siladitya Bhattacharya,et al.Planned Cesarean Delivery at Term and Adverse Outcomes in Childhood Health.JAMA. 2015;314(21):2271-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