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在妊娠中很常見。31%-67%的孕婦會發生尿失禁,可能出現在妊娠的各個時期。孕前經產婦比初產婦SUI的發生率顯著增高,這可能意味著SUI受到以前妊娠的影響。隨著妊娠的進展,SUI的發生率增加,經產婦和初產婦沒有區別。產後SUI的症狀有很大改善,盡管6%的初產婦和11%的經產婦在產後會有持續性尿失禁。
所有孕婦的膀胱壓力均增高。在沒有SUI的孕婦女,膀胱壓力的增高伴有最大尿道關閉壓(MUCP)、最大尿道壓(MUP)、功能性尿道長度(FUL)、和尿道長度(UL)的增加。有SUI的孕婦的尿道壓和尿道長度沒有增加。沒有SUI的孕婦尿道壓力傳遞率增加。因此可能是膀胱和尿道壓力的相對性改變決定了是否發生SUI,在妊娠期尿道壓力較低的婦女中容易發生SUI。但是,目前尚缺乏這一領域中的縱向研究。
另外,部分妊娠期發生SUI的孕婦有逼尿肌不穩定,有逼尿肌不穩定的婦女產後尿失禁可能會消失。有人假設逼尿肌不穩定與孕期高孕激素水平有關。總的來說,大多數孕期發生SUI婦女的症狀在產褥期結束時會消退。對少數人來說,這種一過性症狀可能是長期尿失禁的標誌。
北京協和醫院的研究認為,陰道分娩後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率與選擇性剖宮產相似,產婦第二產程時間長是發生產後尿失禁的危險因素,縮短第二產程可能減少產後尿失禁的發生。而肛提肌形態學改變、肌纖維直徑以及I型和II型肌纖維比例的改變,不是引起妊娠期和產後尿失禁的直接原因。妊娠和分娩後發生的尿失禁與老年不同,可以通過產後進行盆底康複訓練恢複。
尿失禁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選擇性剖宮產對尿失禁隻有部分保護作用,並且這種保護作用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對老年婦女而言,年齡對肛提肌、盆腔內筋膜和括約肌的影響會大大超過分娩的影響。由於過去二十年中人口統計學因素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首次分娩年齡增高,所以盆底損傷的發生率也有很大變化。這說明人群中盆底損傷的發生率可能因不同國家、不同隊列的年齡構成不同而發生很大變化。
對大多數婦女而言,尚不清楚到底是妊娠本身還是陰道分娩是引起尿失禁的高危因素。盡管有些研究證實陰道分娩會引起年輕婦女發生尿失禁,但是,“預防性”剖宮產是否可以避免尿失禁的發生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首先,目前研究中某些隻進行過剖宮產分娩的婦女,仍然發生中度或重度尿失禁;其次,隨著年齡的增長,剖宮產的保護作用消失,在50-60歲的婦女中,無論其分娩方式如何,其尿失禁的發生率相當。因此,還有待進行進一步隨機對照研究為尿失禁發生與分娩方式的關係提供更有力的證據。
(2)妊娠和分娩與盆腔器官脫垂
妊娠和分娩是盆腔器官脫垂的主要危險因素。但是,妊娠和分娩是否是盆腔器官脫垂的病因,產科幹預是否能減少盆腔器官脫垂的發生呢?北京協和醫院的研究結果認為產婦肛提肌形態學改變、肌纖維直徑以及I型和II型肌纖維比例的改變,不是引起妊娠期和產後妊娠期和產後陰道壁脫垂的直接原因。妊娠和分娩後發生的POP與老年不同,可以通過產後進行盆底康複訓練恢複。
選擇性剖宮產與手術治療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的需要減少有關。但是,46%的初產婦在孕晚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盆腔器官脫垂,選擇性剖宮產隻能有效預防部分盆腔器官脫垂。產次是發生盆腔器官脫垂和需要手術治療盆腔器官脫垂的危險因素。進行更多的前瞻性研究分層分析分娩方式對於澄清可能引起POP的危險因素非常有用,這些研究對於製訂適當的預防措施也很有意義。
(3)產婦盆底肌肉鍛煉的臨床意義
國際上用於治療尿失禁的非手術方法主要有盆底肌肉鍛煉、生物反饋治療、功能性電刺激治療及藥物治療。應用生物反饋和電刺激聯合治療儀治療女性SUI在歐美等地已有廣泛的臨床應用。
如前所述,妊娠和分娩會造成盆底肌肉和神經損傷。盆底肌肉鍛煉和生物反饋訓練在女性預防和治療妊娠期和產後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方麵的作用得到普遍認同,可以促進盆底肌張力的恢複和會陰切口的愈合,並有效預防和治療女性產後尿失禁。這種訓練方法對於妊娠期和產後輕、中度SUI和盆腔器官脫垂,特別是產後1年內的SUI 效果比較明顯。
以法國為代表的生物反饋和電刺激聯合治療尿失禁則是將生物反饋和功能性電刺激兩種治療方法相結合,交替進行,文獻中報道這種治療方法的總有效率高達90%。其治療原理主要是:①喚醒會陰部神經,增加其反應能力和速度,使其重新工作控製膀胱運動,有效控製括約肌的關閉功能。②增強會陰肌肉的彈性和強度,促進妊娠和分娩造成的括約肌損傷的愈合。③抑製膀胱過度運動,改善膀胱工作機能。與前兩種治療方法比較,聯合治療的方法優於某一種單純治療,其治療特點是療效確鑿且副作用小。北京協和醫院研究證實,生物反饋和電刺激聯合治療產後壓力性尿失禁效果明確,無明顯副作用,是一種理想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對產後1-2年的壓力性尿失禁患者,聯合治療可以顯著提高盆底肌肉力量。孕產婦堅持盆底肌功能鍛煉,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女性產後尿失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