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曾發布了超重和肥胖的人患上10類癌症的概率比普通人顯著提高。那麼,關鍵的問題來了,脂肪如何增加癌症的風險?本文綜述了三大理由解釋多餘脂肪提高患癌風險。
肥胖是關於健康的經久不衰的話題,據世界肥胖聯合會的報告,未來10年,全球將有1.777億名成年人嚴重肥胖。肥胖會引發一係列健康問題,包括心髒病、中風、二型糖尿病和癌症等。據外媒報道,世界正麵臨肥胖危機,且每年將近50萬癌症病例與肥胖有關,肥胖在美國肥胖將很快超過煙草成為癌症的首要因素。
過度肥胖帶來10類癌症
2014年《柳葉刀》雜誌上有研究揭示了超重和肥胖者患癌症的概率比普通人顯著提高。研究人員統計了英國每年因肥胖導致的12000例癌症,並且預計肥胖人群患癌比例將以每年3700例的速度增長。
脂肪不隻是一種填料,它更是一個器官
脂肪在體內主要有兩個角色。首先脂肪在體內以脂質的形式儲存熱量,當食物稀缺時可作為備用能源,但如今大多數人攝入的能量超過其所消耗的,從而導致超重或肥胖的發生。其次脂肪在體內還有第二大功能——脂肪本質上是一個巨大的腺體,可發送生物信號和指令來影響身體的其他部位,這有助於控製生長、代謝及生殖周期等過程。也正是由於脂肪擁有開啟和關閉生物過程的功能,因而其發送出的信號也存在黑暗的一麵,特別是當人體超重或肥胖時,多餘的脂肪會對健康有負麵影響。
三大理由解釋肥胖為何致癌
然而,目前公眾對肥胖與癌症的關聯意識還比較低,大約10個人中隻有一個人認為肥胖會提高患癌幾率。然而更嚴重的問題是脂肪如何增加癌症的風險?雖然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解釋,但研究人員也正在努力研究其中的緣由。如下為三大理論解釋多餘的脂肪如何導致癌症,每個理論背後均有科學依據。
理論一:與雌激素相關
肥胖與癌症最明顯的關聯體現在絕經後超重或肥胖的女性患子宮癌和乳腺癌的概率增加,這與雌激素水平升高有關。在絕經前,雌激素主要由卵巢細胞產生,但脂肪細胞也可產生雌激素。絕經後,卵巢停止供應雌激素,脂肪變成了激素的主要來源,且有研究證實絕經後肥胖可導致女性雌激素水平升高。
世界癌症基金會飲食與癌症專家Martin Wiseman教授對女性絕經後脂肪細胞生產雌激素增加乳腺癌和子宮癌的風險十分讚同,他表示,“雌激素引發癌症已十分了然,雌激素使某些細胞如乳腺細胞和子宮細胞分裂,因此過多的雌激素會引導細胞過度分裂,而不受控製的細胞分裂是癌症發展的根源。”
Wiseman教授進一步解釋道,“大多關於女性的研究都顯示了肥胖、高雌激素水平與乳腺癌和子宮癌有關聯,理解這其中的關聯對發展有效的治療方法非常重要,例如三苯氧胺和芳香化酶抑製劑可通過切斷雌激素來起作用。此外,如果給予乳腺癌高風險的女性以雌激素封阻療法,將可減緩疾病的發展,切斷雌激素可達到阻止乳腺癌發展的目的。”
雌激素與女性癌症的關聯程度很強,但也有數據表明 ,肥胖導致的性激素變化在男性癌症中也發揮了作用,雖然這比較罕見,但有證據表明多餘脂肪產生的雌激素與男性乳腺癌相關。同時,肥胖與侵略性前列腺癌也有關聯,但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與脂肪細胞引起雌激素的變化有關,或者脂肪細胞可導致睾丸激素的變化?
理論二:代謝混亂
人體內的新陳代謝依賴於細胞與器官之間精密的信息流,並受到嚴格的控製。然而脂肪細胞可產生化學信號這意味著脂肪細胞可打破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而這被認為是導致癌症的原因之一。胰島素是控製代謝的關鍵激素,但胰島素指令可被血液中的化學物質如遊離脂肪酸打亂,而高脂肪飲食則是影響遊離脂肪酸的主要因素,不僅如此,體內尤其是腹部堆積的脂肪也可釋放遊離脂肪酸,這增加了對胰島素的抵抗能力。
Wiseman教授對此表示,“胰島素代謝混亂會導致各種問題,例如導致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抵抗性,胰腺對此做出反應並導致血糖水平下降。長期提高胰島素水平可能是肥胖增加癌症風險的另一個因素。高水平胰島素影響細胞生長因子水平的生長,胰島素和這些生長因子都可能是導致癌症的危險因素,生長因子是細胞分裂的綠色信號。”
“有大量的實驗證實了這種關聯性:大量數據顯示當癌細胞對胰島素及與胰島素相關的生長因子做出應答時,它們將變得更難對付且繁殖更快。對人體血液化學的研究顯示了高水平葡萄糖與幾種癌症之間的風險相關”,Wiseman教授表示。
綜上所述,代謝混亂導致癌症很有說服力。然而最大的問題是它在肥胖人群癌症增長率中的作用程度有多大,目前研究人員也在開展這方麵的研究。
理論三:炎症
隨著人體脂肪的堆積,專門的免疫細胞(巨噬細胞)可清理死亡的脂肪細胞。但巨噬細胞在進行清理工作的過程也釋放出強大的化學物質——細胞因子,以召喚其他細胞的幫助。脂肪組織中巨噬細胞的數量十分龐大,幾乎10個細胞中就有4個是巨噬細胞,這將最終創建一個慢性炎症的條件,從另一角度來說肥胖可能是癌症發展的原料
許多慢性炎症及慢性炎症引發的感染可增加一個人患癌症的風險,今年發表於PNAS上的一則研究揭示了慢性炎症引發癌症的機製。免疫係統通過一些活性分子如氧化氫、一氧化氮或次氯酸等中和入侵者來消除炎症。然而,這些分子會間接損害周圍健康組織。研究人員在研究中發現當小鼠感染肝螺杆菌後,發炎組織的DNA出現一種結構損害(5-chlorocytosine,5ClC)。這種損傷由免疫係統的次氯酸分子引起,導致DNA中的胞嘧啶受損。更重要的是5ClC損傷十分常見,且出現在50%與癌症有關的突變中。
Wiseman教授解釋到,“炎症可給細胞分裂發出信號,因為受傷後需要新的細胞來愈合傷口,但鼓勵細胞生長的信號同時也支持癌細胞分裂。事實上,如果我們觀察炎症組織中控製開啟和關閉的基因,我們會看到很多與癌細胞基因相關的變化。消炎藥阿司匹林可預防腸癌,同時其他消炎藥也可能預防其他類型的癌症,雖然這不能作為炎症引發癌症的確鑿證據,但為此類研究指了一個方向。”
小結
毋庸置疑,肥胖與癌症存在關聯,但其引發機製相當複雜。肥胖影響我們生理的諸多方麵,包括激素、生長信號和炎症等。同時肥胖對每個人的影響也有差異,並不是每個肥胖者都會出現代謝異常或慢性炎症。
讓事情更加複雜的是在超重或肥胖者體內雌性激素、胰島素和炎症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致命的織物影響著他們的身體健康。雖然很難理解這些因素是如何交織在一起,但研究人員發現一些有前景的治療途徑,通過研發阻斷脂肪細胞信號的藥物來防止癌症,例如目前正在研究是否可將二甲雙胍和阿司匹林作為抗癌藥物。肥胖不僅與癌症有關,同時還是其他重要疾病——糖尿病、心髒病和中風等罪魁禍首,因此肥胖問題不容忽視。
原始出處:
Bhaskaran K, Douglas I, Forbes H,et al.Body-mass index and risk of 22 specific cancer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of 5·24 million UK adults.The Lancet 13 August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