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失重和噪聲對大鼠聽功能及耳蝸Corti器損傷的協同作用

作者:楊俊嶺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6-04-26

  近期,解放軍306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模擬失重噪聲對大鼠聽功能及耳蝸Corti器損傷的協同作用。研究指出,模擬失重和噪聲環境對大鼠聽功能的影響有協同作用,且這種協同作用對耳蝸Corti器有顯著的損傷作用。該文發表在2016年第02期《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誌》上。

  48隻大鼠隨機分為空白組、失重組、噪聲組和失重+噪聲組,每組12隻。失重組以Morey-Holton法模擬失重環境,噪聲組暴露的噪聲環境為模擬航天載人飛船內複合噪聲,包括72±2dB SPL的持續穩態噪聲和160dB SPL的脈衝噪聲,失重+噪聲組則同時暴露於上述失重及噪聲環境中,空白組常規飼養,不做任何處理。分別於暴露1周和2周後,每組隨機選出6隻大鼠行ABR閾值檢測後取材行HE染色、免疫熒光(DAPI)染色及掃描電鏡觀察耳蝸的形態學變化。

  暴露2周後大鼠ABR閾值較暴露1周時升高,失重+噪聲組ABR閾值最高(P<0.01),其次為噪聲組。HE染色示暴露1周和2周後除空白組外各組大鼠耳蝸Corti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失重+噪聲組最嚴重。免疫熒光染色示暴露1周後大鼠耳蝸毛細胞死亡方式以腫脹壞死為主,失重+噪聲組最嚴重(腫脹率10%),其次為噪聲組(腫脹率3.33%);暴露2周後大鼠耳蝸外毛細胞以核缺失為主,失重+噪聲組缺失率最高(缺失率13.6%),其次為噪聲組(缺失率12.7%),失重組毛細胞缺失以內毛細胞為主。掃描電鏡示,失重+噪聲組毛細胞靜纖毛損傷最嚴重,其次為噪聲組,再次為失重組。

   相關鏈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tlxjyyjbzz.aspx

  

  

  

關鍵字:模擬失重,,噪聲,,Corti器,,聽性腦幹反應,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