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區腦膜瘤(meningiomas in the sellar region),一般由翼點入路進入鞍區距離較短,蝶骨脊咬除後形成的圓錐空間使腦組織較微牽拉即可使鞍區顯露好,不易造成腦牽拉傷,要使向鞍上、鞍旁、鞍後發展的腫瘤充分暴露,必須使圓錐空間盡量擴大,要求蝶骨脊咬除盡量徹底,其骨麵達到與眶頂板後緣平齊水平,同時打開側裂池、鞍上池、頸內動脈池電凝切除進入蝶頂竇的靜脈使額顳之葉獲得顯著的鬆解和退縮,必要時將終板池開放,使額葉與視交叉分離,避免額葉因重力下垂而使視神經牽連限製,輕輕牽抬額、顳組織就可使鞍區的重要結構顯露充分,利用鞍區4個解剖間隙在直視下手術操作,可最大限度保護垂體柄、下丘腦、視神經、頸內動脈及其分支,避免盲目操作所引起的副損傷。
巨大腫瘤常與頸內動脈粘連緊密,甚至包圍頸內動脈, 了解顯微病理解剖有利於腫瘤的全切及防止並發症的損傷;腦膜瘤體積較大時,常將視交叉向後推且向下生長時可包繞一側頸內動脈,後向上生長可包繞大腦前動脈,在切除此類腫瘤時,應從始段開始,逐漸沿血管走向分離切除腫瘤,頸內動脈處可殘留部分避免過分灼燒,防止頸內動脈痙攣造成梗塞。
鞍區腫瘤術後常見的並發症為尿崩引起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及視力、視野障礙。尿崩可能與垂體柄、下丘腦及其滋養血管受損有關,術前予激素,術後予垂體後葉素及擴血管治療,有較好療效,視野視力障礙常與視神經、視交叉及其營養血管受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