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診斷:大腦“觸診”可以實現嗎?

作者:伊文 來源:醫脈通 日期:15-10-29

  如果說有一種技術,能夠讓醫師在每一次檢查中都用來探索人體,為診斷和進一步檢查打下根基,那便是觸診了。然而,就其性質而言,如果沒有高度侵入性操作(如開顱術),大腦是無法被觸診的,而這種病例實在太少了。

  通過借鑒地震學繪圖技術,由Stéfan Catheline領導的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的學者(Inserm單元1032,“超聲治療應用”)近日開發了使用MRI的無創腦成像方法,它可以提供與物理觸診相同的信息。最終,它可能對腦腫瘤或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診斷提供幫助。這一項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 USA; Oct 5, 2015]。

  許多疾病涉及到組織結構的變化,它們可以反映為機械性能的改變,比如組織的彈性。利用雙手的敏感度以及對於身體細節的知識,醫師通過觸診可以估計腫塊的大小和質地,淋巴結腫大,或孕婦腹中胎兒的大小及胎位,等等。

  現在,各種現代技術已經可以補充觸診在測定生物組織彈性方麵的不足,甚至可以代替觸診。這些技術基於波的產生和檢測原理,波穿透不同硬度的器官速度也不同(組織成分硬度越高,波的傳播就越慢,反之亦然)。但是,這一理論並不能用於大腦,因為大腦被顱骨和腦脊液雙重保護,波很難穿透。因此,直接或間接接觸大腦是不可行的,這讓神經科醫生的工作難度大大升高。

  另一方麵,大腦中動脈血流搏動和腦脊液循環產生了固有振動,目前存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捕捉這一複雜的自然波形,並將它表示在計算機屏幕上。

  在文章中,Inserm的研究者從地震學領域借來了被稱為“噪聲相關性”的計算機技術,使用MRI成功探測到腦內的自然波形。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建立大腦的彈性力學圖像了。

  “現在讓大腦震動是相當痛苦的,而如果這一理論可以在臨床應用中得到發展,那麼它將成為患者和醫生的良好助力。當然,這一理論可以與現存的技術互相補充,在未來將會形成多形式的臨床診斷手段。”Inserm研究的主要負責人Stéfan Catheline稱,“阿爾茨海默病、癲癇、多發性硬化及腦積水患者均存在腦組織硬度的改變,新的技術可以讓醫師直接探測腦組織,同時可以用來避免大腦活檢。”

  這一大腦觸診的理論同樣可以用於其他領域,比如用於分析神經變性進程,創傷或腫瘤病灶的情況以及對於治療的反應等等。

  編譯自:Medical diagnosis: Will brain palpation soon be possible?. Medical Xpress. Oct 7, 2015.

關鍵字:觸診,大腦中動脈,波的傳播,彈性力學,醫學研究院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