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2015專題報道
韓教授開篇提到,在描述頭暈時一定要重視場景的描述,例如是旋轉感、擺動感?不穩感、摔倒感?頭悶脹、不清晰?頭痛不適伴惡心?物體傾斜感?視野滯後感?亦或是運動誘發的視野模糊?這樣可以為之後的診斷提供重要的線索。1972年發表在Neurology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提出頭暈應分為四類:眩暈、失衡感、頭重腳輕和昏厥前。現在來看,這一分類方法並不科學,因為頭暈應該作為一個症候群而並非一種疾病。
韓教授指出,目前大眾對於頭暈的概念十分混淆,很多以頭暈為主訴來神經科就診的患者實際上是抑鬱症或一些其他的精神方麵的問題。真正的頭暈應該是有空間定向障礙或是平衡障礙。
接下來韓教授簡單介紹了頭暈的一些診斷線索。在診斷時首先要考慮頭暈的發作頻率,是反複發作還是單次發作?還需要考慮頭暈的病程,是長期(數月數年)還是短期(數天)?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BPPV)最重要的診斷線索是突然性的頭位改變,多數患者都是由臥床突然坐起而引起的。梅尼埃病(MD)的特點是眩暈有明顯的發作期和間歇期,多伴有耳鳴,低頻感音性耳聾可作為其重要的診斷線索。前庭陣發症(VP)眩暈發作短暫且相對頻繁,卡馬西平治療對其有奇效。
最後韓教授總結道,還原真實的場景,掌握特殊的症狀,取得必要的體征,即可對發作性頭暈做出準確的診斷並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