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教授:抗癲癇藥物對胎兒及後代的影響

作者:小田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5-06-17

        上接《癲癇妊娠的相互作用》《癲癇女性如何使用葉酸及母乳喂養

        五、抗癲癇藥物對胎兒的影響

        1、致畸性

        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簡稱NEJM)的相關研究顯示,一般人群女性、未服藥的癲癇女性和服用抗癲癇藥的癲癇女性生育畸形兒的發生率分別為1-2%、3%和4-9%。

        

        江教授對致畸性小結道,有皮質發育不良(MCD)家族史的妊娠女性服用抗癲癇藥物,其子代MCD發生風險增加。①可能最安全(probably safest AEDs)的藥物為拉莫三嗪、卡馬西平、苯妥英鈉和左乙拉西坦;②可能有風險但低於丙戊酸的藥物為奧卡西平、唑尼沙胺和加巴噴丁;③有明顯風險性的藥物(風險高於其他藥物)包括托吡酯(口裂)、苯巴比妥(心髒畸形)和丙戊酸(脊柱裂、尿道下裂)。

        2、神經發育

        NEAD研究了服用抗癲癇藥物女性對後代IQ的影響,試驗藥物為卡馬西平、拉莫三嗪、苯妥英鈉和丙戊酸鈉。結果顯示,服用丙戊酸鈉的女性後代IQ比其他組的後代低;劑量分析顯示,丙戊酸鈉>1000 mg/d明顯影響認知,<1000 mg/d時,後代IQ則與其他藥物組無差異。

        

        英國一項研究也顯示,大劑量丙戊酸鈉(>800 mg/d)導致子代IQ明顯低於對照組,而拉莫三嗪、卡馬西平對IQ無明顯影響。

        2009年美國AAN-AES指南推薦,①未治療癲癇女性子代認知功能不會降低(Level B);②卡馬西平很可能不會導致子代認知功能損害(Level B);③丙戊酸鈉可能導致子代認知功能損害(Level B);④苯妥英鈉或苯巴比妥可能導致子代認知功能損害(Level C);⑤抗癲癇藥多藥聯合治療可能導致子代認知功能損害(Level B)。

        3、 兒童孤獨症

 

關鍵字:抗癲癇藥物,妊娠,癲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