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迭戈——在神經介入外科學會(SNIS)2012年會上公布的START研究的期中分析顯示,血管內治療前計算機斷層掃描血管造影(CTA)圖像的Alberta卒中項目早期CT評分(ASPECTS)越高,治療後的預後越好。
在這項仍在進行中的前瞻性、單組、多中心研究中,丹佛放射影像學會/瑞典醫學中心的Donald Frei博士及其來自15個中心的同事在147例采用Penumbra係統進行血管內卒中治療的患者中,探討了治療前核心梗死麵積的影響。在該研究中,使用何種影像學方法由研究者決定,所使用的影像學方法包括無造影劑CT、CTA-SI(CTA來源圖像)、CT灌注或MRI彌散影像。本篇分析主要討論初步CTA-SI結果。在設盲條件下對ASPECTS進行分級,並根據既往分類(0~4、5~7或8~10)和完整量表進行分析。根據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將臨床預後分成好(0~2分)和差(3~6分)。
期中分析結果來自77例符合研究標準的患者。平均年齡為66歲,56%為女性,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平均為19分。靶血管閉塞主要見於大腦中動脈(75.3%),其次為頸內動脈(22.1%)和其他區域(2.6%)。
治療前CTA-SI的ASPECTS中位評分為6分。在77例患者中,20例(26%)的評分為0~4分,43例(56%)為5~7分,14例(18%)為8~10分。
TIMI(心肌梗死溶栓)2~3級患者的血運重建率為85.3%,從腹股溝穿刺至抽吸停止的中位時間為71.5 min,48.1%患者的90天臨床預後為良好。死亡率為28.6%,32.5%的患者出現顱內出血,其中20.8%無症狀。
一般而言,治療前CTA-SI的ASPECTS評分越高則預後越好。在治療前ASPECTS評分分別為0~4分、5~7分和8~10分的患者中,獲得良好預後的比例分別為20%、56%和64%(均P=0.08)。在校正年齡和卒中嚴重程度後,研究者發現治療前ASPECTS評分5~10分是預後良好的獨立預測因素(比值比=6.8;P=0.006)。
單因素分析顯示,下列因素是預後良好的顯著預測因素:治療前ASPECTS評分大於4分(P=0.0043)、年齡小(P=0.01)、治療前NIHSS評分低(P=0.04)、腹股溝穿刺至抽吸的時間短(P=0.0004)及血運重建時間(P=0.0001)。
Frei博士在聲明中指出,盡管每天有數以千計的男女患者發生卒中,但僅少數患者接受血管內治療。該研究強烈表明,對易於獲取的CTA來源圖像進行簡單的ASPECTS評分有助於指導選擇適合接受血管內治療的患者,特別是超過3~4.5 h時間窗、最可能從Penumbra係統獲益的患者。所有147例患者的結果預計會在即將舉行的國際卒中會議上公布。
這項START研究由Penumbra公司資助。Frei博士聲明無相關經濟利益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