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患者血脂分層管理再被強調

作者: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劉春風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2-07-06

  6月29日,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的“腦血管病危險因素控製和預防論壇”上座無虛席,數十名參會者站著聽完全部論壇內容。會上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劉春風教授為現場觀眾詳細闡述了腦卒中患者危險因素中的血脂分層管理

  強調血脂分層概念

  歐洲心髒病學會(ESC)/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學會(EAS)於2011年更新的指南中,對於血脂異常管理有一些新的變化,指南中的亮點為取消血脂合適範圍的描述,改變為強調危險分層(表)。

   2011ESCEAS指南LDL-C治療目標

  由於卒中的危險因素被更充分地認識,所以對不同人群進行不同水平的控製,即分層管理的概念被強調。分層對於血脂管理、卒中的管理都非常重要。卒中預防中,危險分層還包括抗血小板藥物分層、高血壓管理分層等,都是對卒中管理的有效措施。

  由於對於血脂管理強調危險分層,所以國內醫院也在同時對於血脂正常指標、化驗單正常值的描述進行調整。因為不同危險人群血脂水平不同,所以將血脂分層概念寫在化驗單上,在處方藥物、采取預防措施時,醫生可以減少對患者解釋的時間。

  幹預靶點多樣化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血脂控製中首要的治療靶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雖然對於血脂管理有一定作用,但不作為主要幹預靶點。其他血脂指標不明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總膽固醇作為治療靶點。

  極高危人群的管理

  極高危人群限定範圍更寬泛,體現在LDL-C目標值更低。與此同時,生活方式幹預仍為主要的幹預方式,同時對於極高危患者積極啟動藥物治療。

  有證據表明他汀類藥物治療使得缺血性卒中複發降低,所以在藥物幹預中,他汀類藥物仍是血脂異常管理中最重要的藥物。 

關鍵字:卒中,天壇會,血脂,危險因素,分層管理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